最近QQ群里很多朋友都在問有關汽車后市場的問題,希望我們雜志能夠給出一些新潮、性價比高的汽車售后產品介紹。這個問題還真是難倒了我們的編輯,隨著目前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的日益龐大,汽車后市場的總份額也高得嚇人,可是這個市場也一直都處于比較無序的階段。45店和汽配城的均分天下的局面讓消費者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前者性價比不高,后者可靠性偏低。如此的市場環境,寄望我們一本雜志為消費者來排憂解難,實在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前些年,米其林、澳德巴克斯、黃帽子、AC德科、車爵仕、殼牌等國際著名的汽車后市場服務企業都曾在中國大范圍布局;國內的許多民間資本也在“暴利”的誘惑下紛紛大舉進入這個領域。當時整個汽車后市場可謂面臨一副洗牌的格局,很多專家都認為中國的汽車后市場會在競爭中走向規范。
可是“中國國情”的強大讓國際企業都鎩羽而歸,澳德巴克斯、黃帽子、殼牌這些國際品牌在中國無一例外地遭遇了市場危機,產品豐富卻價格高昂讓他們在4S店和汽配城之間左右為難,最終只能維持個慘淡經營。
中國已經高速進入汽車社會,與汽車消費配套的汽車后市場業已成為一個龐大且高速發展的“黃金”市場。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持續升溫和中國轎車私有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都為汽車消費后市場提供了無窮的商機,也為中國汽車配件用品及服務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契機。面對中國7千多萬輛汽車所帶來的諸多機遇與廣闊市場,如何在新環境和新消費特點下,分享汽車后市場這塊蛋糕,已經成業內共同關注的焦點。如何選擇經營模式?如何突破傳統銷售渠道?如何找到強大的合作伙伴?經營者不得不認真考慮自己的生機所在。汽車后市場是汽車產業中最穩定的利潤來源,占產業鏈總利潤額60%~70%。目前正式注冊的汽車美容裝飾維修廠家就超過30萬家,但多數企業規模較小、人員少、品牌弱、盈利差,目前傳統渠道下的中國汽車后市場已經無法承載眾多企業“做大、做強”的夢想。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可是中國的汽車后市場卻還是維持著原有的水準。據估計這個市場的整體市值已經超過5000億,可是卻沒有一家像樣的企業為人熟知。這種局面真不知道是商機還是危機?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我們還是決定響應讀者的呼聲,盡快推出一些新潮、性價比高的汽車售后產品介紹。也許不夠全面,也許不夠精彩,但是我們只想以微薄之力,讓中國的汽車后市場有那么一點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