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進銷存管理系統主要是對進貨,銷售,庫存和往來帳務等各項業務進行管理,基本的運作模式是“進貨——庫存——銷售”的整體運作。然而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商務往來的日益頻繁出現了一種新情況:當經營者擁有大批量供應商和大批量客戶的時候,他們通過豐富的詢價單使自己的公司擁有龐大的虛擬庫存,經營者可以在不考慮商品的出入庫問題的前提下直接在進銷存系統中做進貨和銷售業務,他不需要進行繁瑣的入庫和出庫操作,而只是做好進貨和銷售的規劃問題,并把最終的進銷方案生成進貨單和銷售單,由于傳統的進銷系統只是管理普通的進貨,庫存和銷售,并不涉及到直接由詢價單和報價單來做業務的情況,所以傳統的進銷存系統并不能順利的操作這種業務。事實上,這種業務是商業上的一種新的“零庫存”技術,他是在沒有任何庫存的情況下開展的。本文論述在進銷存系統中如何解決這一新的問題。
關鍵詞:進銷存;零庫存
1 前言
“零庫存”是以倉庫儲存形式的某種或某些種物品的儲存數量為“零”,即不保持庫存,從而免去倉庫存貨的一系列問題,如倉庫建設、管理費用、存貨維護、保管、裝卸、搬運等費用、存貨占用流動資金及庫存物的老化、損失、變質等問題。庫存管理是企業管理系統四大流中的物流部份,庫存管理對物料的進、存、銷進行臺賬管理,也就是管理各物料供應和需求的關系,達到供需間的平衡,又要盡量壓低物料的庫存量,因為它會占用(積壓)企業寶貴的流動資金。“零庫存”是對某個具體企業,具體商店、車間而言,是在有充分社會儲備保障前提下的一種特殊形式。
本文中所指的“零庫存”技術是指在進銷存管理系統中出現的“弱庫存”的商業現象,并沒有刻意的去使儲存數量為“零”,事實上經營者可能根本就沒有經營過這種商品,他是在商為往業日益頻繁的今天才出現的一種新的商業運做模式,它要求公司通過先進的詢價機制從供應商那里得到最新的供貨價格,同時也要從客戶那里得到準確的報價,根據供需雙方的價格直接來設計業務方案,從而使得公司從中得到最大的利潤,而在此過程中經營者幾乎沒有涉及庫存問題,所需要的進銷存的功能只是進貨方案和銷售方案,并能知道從中得到了多大的商業利益。
該技術對目前進銷存軟件市場有如下的影響:
(1)這里所說的“零庫存”是進銷存系統中的一種全新的現象,不同于通常所說的“零庫存”,填補了目前的進銷存系統還沒有專門處理“零庫存”現象的問題;
(2)本文提供了系統的“零庫存”處理方案,包括算法思想和具體的實現;
(3)“零庫存”技術的實現和推廣將為商家經營者們提供更加寬廣的市場空間,也必將會為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收益。
2 傳統的進銷存系統簡介
進銷存系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企業管理軟件,主要任務是錄入保存商品、客戶、供應商等基本資料,完成進貨、出貨、退貨和轉存等,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益。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有效地管理進貨,銷售,庫存和往來賬務等各項業務,而且可以合理控制進銷存各個環節,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和結算速度,高效科學的對企業進行管理。它涉及到了企業營銷管理中的全部過程,在企業決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傳統的進銷存系統的運作模式主要包括基礎數據、進貨管理、庫存管理和銷售管理四部分,具體內容分別如下:
基礎模塊:包含產品資料表、倉庫表、客戶表、供應商表、員工表、員工權限。
采購管理:包含自動生成采購訂單、采購入庫、退貨出庫、流程審核、供應商歷史交易記錄,生成各類采購報表等。
銷售管理:包含銷售出庫、流程審核、銷售出庫、退貨入庫、銷售分析、按客戶選擇售價、銷售業績、銷售單據打印、應收款及各類銷售報表等。
庫存管理:包含各類出入庫的操作,可處理多倉庫、多產品、多單位的貨品管理、存貨核算、庫存調整、調撥、盤點、流程審核、倉位管理等。
具體流程如下:
(1)采購流程。
采購訂單→采購單→應付帳款→進項發票→進貨入庫單→倉庫→采購退貨→應收帳款→采退出庫單→付款單
(2)銷售流程。
銷售訂單→銷售單→應收帳款→銷項發票→銷售出庫單→倉庫-→銷售退貨→應付帳款→銷退入庫單→付款單
(3)庫存管理。
入庫→調撥→出庫→庫存盤點→暢銷分析→滯銷分析
3 “零庫存”技術在進銷存系統中的實施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虛擬庫存的概念。虛擬庫存是指經營者通過詢價單從供應商那時得到商品的屬性,價格和所能提供的數量等信息,并當作自己的真實庫存數據來使用,他們并不真正進貨,而是直接把詢價單上的商品作為自己的庫存商品對待,用詢價單上商品的數據直接來更新自己庫存中商品的相應數據,從而使得經營者擁有一個龐大的虛擬庫存,當有客戶來購買商品時,經營者可以通過虛擬庫存來規劃是否滿足客戶的要求。
經營者通過詢價單來增加自己的虛擬庫存,同樣也可以通過報價單來增加自己的銷售市場,在報價單上,經營者可以得到客戶所提供的價格和所需求的數量,因此我們就得到了兩組重要的信息,即供應商所提供的商品的數量和所要求的價格,客戶所需商品的數量和所提供的價格,然而在經營者的真實庫存中并沒有這種商品甚至經營者從來還沒有做過這種商品的生意,但是合理的生意安排卻是可以使經營者得到很大的財富。
我們首先介紹一種極其簡單的情況來說明“零庫存”技術在商業中的運用,假設某一個客戶從經營者這里預訂了一批商品,經營者將根據這個客戶的訂單從供應商那里進得這一批貨物,然后再把貨物轉手賣給這個客戶。該經營者從中得到利益。這個過程要分以下幾步來完成:
(1)客戶向經營者提交訂單;
(2)經營者把該客戶的訂單直接導入到進貨單中,從而生成一個新的進貨單;
(3)由進貨單直接導入到銷售單;
而在進貨和銷售的整個業務中并沒有涉及入庫和出庫的問題,甚至真實庫存中并沒有這種商品,經營者只須悉心設計這筆業務的供應商和客戶就可以了。我們管這種直接由詢價單和報價單產生并不真正涉及庫存變化的商業管理技術為“零庫存技術”。
“零庫存”現象是在商業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出現的,它發生的前提是要做出完善的詢價、報價,并可以在價格變化之前發生業務關系,我們可以直接由進貨單導成銷售單,并把相關的數據導入到銷售單上,包括商品的型號、數量、價格等,而在導成銷售單之前我們可以通過一定的參數(如折扣、價格比例調整系數、價格優惠系數等),從而使得由進貨單導成的銷售單就是可以立即發生業務關系的單據。
上面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然而“零庫存”技術更多的是在供應商和客戶非常多的情況下發生的,經營者的商品庫中并沒有這種商品,甚至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業務,他們只是憑著由供應商那里得到的詢價單和從客戶那里得到的報價單來開展生意,這時他們并沒有進貨單,所以無法從進貨單直接導成銷售單,那么如何規劃這樣的業務呢,我們下面設計了一種處理這種“零庫存”技術的算法,通過供應商和客戶的詢價單和報價單直接規劃業務的開展,并能夠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我們把“零庫存”技術的這種情況抽象成為數學模型如下:
首先提出問題:對于一個公司的某一種商品,假設它有N個供應商,分別為G1,G2,...,Gn,分別對該商品提供的價位為Pg1,Pg2,…Pgn,最多所能夠提供的數量為Sg1,Sg2,…Sgn,而對應購買該商品的客戶為K1,K2, …Km,他們所出的價格分別為Pk1,Pk2,…Pkm,而需求的數量分別為:Sk1,Sk2,…Skm如何制作合理的銷售方案,使得該公司能夠得到最大的利潤(注:進價將包括進貨中所有的費用,如運費等;銷價也包括了所有的銷售收錄)。
客戶和供應商可以看作兩個三元組,G[Gi,Pgi,Sgi](分別表示供應商,進價和最大進貨數量)和K[Kj,Pkj,Skj](分別表示客戶,銷價,最大銷售數量),供應商元組列表按其提供的價格升序排列,客戶元組列表按其提供的價格降序排列。從而得到兩個新的元組,即供應商元組G和客戶元組K,我們可以用兩個二維數組G=new object[n,3]和K=new object[m,3]分別存儲供應商和客戶的相應數據。(注:供應商的類型應該為字符類型,價格和商品數量分別為實數類型)
我們需要知道從哪些供應商進貨并把商品銷售給哪些客戶,因為我們已經對供應商和客戶進行了排序我們只須知道從第一個到第幾個供應商或客戶來發生業務就可以了。我們假設存在這樣的情況,對某一種商品而即供應商。
下面我們來尋找這樣的i和j,使得i和j滿足如下的條件:
(1)i (2)Pgi (3)Sg1+Sg2+…+Sgi=Sk1+Sk2+…+Skj 我們可以通過循環查找的方法尋找i和j 。 經營者一次業務的進貨總成本為: B = Sg1*Pg1+Sg2*Pg2+…+Sgi*Pgi; 經營者一次業務的銷售總額為: X = Sk1*Pk1+Sk2+Pk2+…+Skj*Pkj; 經營者一次業務的凈利潤為: L = X - B = ( Sg1*Pg1+Sg2*Pg2+…+Sgi*Pgi ) - ( Sk1*Pk1+Sk2+Pk2+…+Skj*Pkj ) 定義SUM(int[] arr,int i,int j) 函數用于求出數組的所有項和; 定義ReturnIndex(int[] arr,int data) 函數返回某一個值在排序數組中第一個大于它的元素對應的索引; int ReturnIndex(int[] arr,int data) { for(int i=0;i if(arr[i]>data) return i; } 下面是一段求取i,j的核心代碼: //客戶需求合計 int[] sumK = new int[m] sumK[0]=K[0,2]; for(int i=1;i sumK[i]=sumK[i-1]+K[i,2]; //供應商供貨合計 int[] sumG = new int[n] sumG[0]=G[0,2]; for(int i=1;i sumG[i]=sumG[i-1]+G[i,2]; int i=0;j=0; for(j=0;j { i=ReturnIndex(G,sumk[j]); if(K[j]>=G[i]) continue; else break; } 程序到此后得到的i和j即為經營者得到最大利潤時的用戶和供應商的業務安排,即從供應商G1,G2,…Gi中取出Sg1,Sg2,…Sgi-(sumG[j]-sumK[i])的商品,為客戶K1,K2,…Kj提供數量為Sk1,Sk2,…Skj的商品 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零庫存”業務單,在該單據中只須選中某一種商品,確定后系統就會自動從詢價單數據表和報價單數據表中取出相應的供應商和客戶的數據,并按照上面的算法來自動求出i和j,系統將自動生成進貨單和銷售單,并有相應的進銷存明細記錄,以備日后查詢之用。 4 結語 “零庫存”技術是在商業高度發達的今天才出現的,它是商業與進銷存系統共同發展的結果,也是目前商業進銷存系統中急待解決的問題,當經營者的經營規模較小時傳統的進銷存系統可以完成經營過程中的大部分的工作,而一旦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后,“零庫存”技術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因為有了大批的供應商和客戶,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技術使得他們可以及時地從供應商那時得到詢價,并又為客戶進行報價(注:經營者對客戶的報價往往是不同的,經營者從中得到的利潤也是不同的),從而在沒有任何真實庫存的情況下就可以發生業務,這不僅為經營者拓寬了市場,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進銷存系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業作用,繁榮了經濟的發展。 “零庫存”技術不僅對經營者要求有充分的時空觀念,需要以嚴密周詳的計劃、科學及時的詢價和報價,達到銷售和進貨的最佳配合。要真正地做好“零庫存”技術,經營者必須重視市場,把市場需求和供應摸得滾瓜爛熟。要以銷定購,做到購得來、銷得掉,及時進銷發運貨物。產品最終要投向市場,倉庫不過是產品的臨時落腳點,只有當經營者能夠做到對市場商品投向進行快捷的反應和決策,才會順利的實現商品的進銷一體化,通過“零庫存”技術使經營者得到最大的商業利益。 參考文獻 [1] 王金慶,周良. CIMS系統下C/S與B/S混合模式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0(8):77-79. [2] 楊永俠等. 飼料營銷管理系統及其技術基礎[J]. 計算機與農業, 2000,(2) [3] HannaP. JSP:TheCompleteReference[M]. NewYork:McGraw-HillInc,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