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能手機面世以來,操作系統就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因為有了PC機的前車之鑒,誰都不愿意重蹈被微軟這樣的巨頭壟斷只能唯其馬首是瞻的覆轍,所以,各廠商一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手機操作系統到如今仍是四分五裂。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雖然很快,但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甚至會造成梗阻。在最為基礎的操作系統領域,有自成一體的iphone OS,也有舉起開放大旗的谷歌Android,還有老當益壯的微軟Windows Phone,更有至今仍是主流的諾基亞的Symbian。此外,還有中國移動的OPHONE、三星的BADA、黑莓的Blackberry以及諾基亞與英特爾合作的MeeGo。除此之外,百度操作系統呼之欲出,李開復創新工廠的Tapas也蓄勢待發。如此這般,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天下大亂,最終用戶也被分隔包圍無所適從。
就目前的形勢看,Symbian、Android(包括其他類Android系統,如ophone)、Windows CE 三大主流手機系統各具特色,擁有自己忠實的受眾群及手機終端廠商,未來正朝著3G時代和移動互聯時代邁進,很可能在全世界范圍內獲得不錯的份額。對各操作系統平臺的開發者來說,自然是拉幫結派、爭奪更多的優質合作廠商,壯大自身力量,從而劃分出幾大陣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軸心國”“協約國”和“同盟國”,展開一場勢均力敵的世界大戰。
很多人認為壟斷會阻礙創新,也許確實如此,但在某些歷史時段,壟斷卻也可以大幅推動歷史進程。例如,如果沒有微軟的一統天下,恐怕個人電腦未必能成為今天這樣婦孺皆知的大眾必需品。當然,壟斷也會讓技術進步變得寸步難行,而長期的混戰就如同軍閥割據一樣,不是造成京藏公路一樣的大堵車,就是造成如幾十年前的山西鐵路般各行其是。
對于身在其中的智能手機廠家而言,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不能像蘋果、諾基亞一樣獨守圍城,也不能像三星一樣在各種系統都兼顧的情況下自創一體,最簡便可行的策略是普遍撒網、重點培養。確實,主流的智能手機廠家基本都是如此。
不久前的8月27日,諾基亞N8亮相,首次采用Symbian3系統,諾基亞仍舊堅持采用Symbian系統,并在此道路上不斷創新,希望能再創輝煌。微軟也即將發布基于WIN7的智能手機,希望借助創新功能和電腦操作系統的余威而實現王者歸來。Android系統之前曾在互聯網大會上被稱為是最有前景的手機操作系統,在未來會超過其他操作系統,現在許多手機廠商都開始推出Android系列的手機,索尼愛立信就剛剛發布了一款基于OPHONE系統的3G手機。
也許正是看好這個Android操作系統,現在國產手機廠商都已開始著手推出Android系統機型。一段時間以來,國產智能手機的主要廠家聯想、酷派等也開始大規模采用此系統。聯想采用中國移動的OPHONE系統推出的O1,又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了樂phone手機,都是基于Android系統。酷派最近新推的新機8900采用的就是中國移動主導的Ophone系統平臺。而此前一直是專注于Windows CE系統的酷派,由于對Android的前景看好,也已經將Android智能手機作為酷派的戰略性產品之一。據報道,宇龍酷派對于Android手機投入的研發時間已超過1年,有200多人的技術工程師參與,應用了許多創新技術,會陸續推出更多Android系統家族的智能手機。
所有的中國企業在手機操作策略上都幾乎一致,中國移動、聯想、酷派等雖然處在產業鏈的不同位置,發展手機操作系統的戰略出發點不一,采取的發展方式和市場方法各異,但都是在選擇了廣受歡迎的開放操作系統為基礎架構的基礎上,努力去融入自身的人性化和差異化技術,將自身的品牌基因植入,從而擺脫完全被動的操作系統依賴,在拿來主義的微創新基礎上提升自己的產業掌控力。
不管未來手機操作系統這場世界大戰的結局如何,只要做到了順應發展潮流和關注客戶需求,同時又能依靠不斷創新,實現“致人而不致于人”,就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