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最近小腿前側長了一大條子“癬”,癢得鉆心,越撓“癬”越大,讓他很是鬧心。妻子說,是不是皮膚太干啊?就每天用熱毛巾幫他敷。可毛巾敷過之后,只是暫時解癢了,過后“癬”卻更大了。無奈,老張只能萬般不情愿地為“區區一塊癬”跑了一趟醫院。醫生檢查之后告訴老張,他腿上的“癬”是濕疹。老張懵了,這大冬天的,怎么還能得濕疹?
別被“濕疹”的名字所迷惑,以為只有濕氣重才會生“濕疹”。其實,濕疹在環境濕氣重時會發作,極其干燥的時候也會發作。
冬季尤其要防“冬季濕疹”
冬天里最常見的皮膚問題就是皮膚干燥,而皮膚干燥最容易引起的就是冬季濕疹。
冬季濕疹又稱為缺脂性濕疹,是因為皮膚表面脂質的減少所引起的濕疹。任何人都可能得冬季濕疹,特別是濕度急速下降時,人體皮膚的調適來不及,便會產生典型的冬季濕疹。冬季濕疹常發生于中老年人,干性皮膚者、干皮癥或魚鱗癬患者,或者因某些疾病或營養不良而導致皮膚干燥者也很常見發病,因此冬季濕疹又稱為干性濕疹或老年性濕疹。
血虛陰虛易“癢風”
干性皮膚的族群,或是更年期后的女性,都是冬季濕疹的高危人群,好發的部位是皮膚油脂分泌最少的小腿前側以及腰部附近。癥狀則是瘙癢、起紅疹,有些嚴重的患者皮膚還會龜裂。嚴重時可能還會造成皮膚潰爛、皮膚變厚現象,所以不可不慎。
中醫將冬季癢歸于“癢風”的范疇,常見于血虛或是陰虛體質者。中醫認為,“風勝濕”,原理就如同是地上有水,如果使用電風扇吹,水就會被帶走。秋冬季相對濕度比較低,所以如果平常體質就是干性皮膚的人,就容易有皮膚脫屑、冬季癢、富貴手的問題。而血虛或是陰虛體質的人容易生“風”,而風就會造成水分的流失,從而造成皮膚干燥發癢的癥狀。
預防關鍵是“保濕”
患了冬季濕疹,除了要積極治療疾病之外,還要做好“保濕”措施,讓皮膚不太干是預防冬季濕疹發作的最有效方法。
干燥肌膚的保養與照顧首重滋潤與保濕,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油性保養品,另一類是保濕保養品。油性保養品通常含有凡士林、綿羊油等油性成分,其作用主要使表皮欲蒸散之水分減少;保濕保養品多含有自然保濕因子的某些成分、或甘油、己六醇等,以增進角質層的含水性達到保濕效果。
濕疹老病號最好選用不含香精成分的乳液、乳霜護理發病皮膚。尤其洗完澡后,要盡快擦保濕用品,此外,洗澡的水溫度不能過高。這類人特別不適合泡溫泉,以免加重皮膚失水狀態。
TIPS:
冬季如何預防皮膚干癢:
1、居住的室內溫度不宜過低。若使用暖氣,應該注意屋內相對濕度的維持。
2、洗澡次數應該盡量減少,而且以淋浴為主。如果要泡澡,最好加入沐浴油浸泡,盡量不用肥皂。
3、不要用太熱的水持續沖洗容易干燥的部位。太熱的水反而會使皮膚更為干燥。
4、內衣最好選純棉的,避免毛質衣物直接接觸皮膚。
5、腰帶不要系得太緊,以減少摩擦。
6、不可用指甲搔抓。有人認為皮膚癢就是長蟲,所以洗澡時,鹽巴、明礬通通用上了,大力的搓、擦、洗,造成皮膚的二度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