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雜志中,《C大調旅行曲》被讀者們一致評為當月最佳標題,文中所講的梅賽德斯-奔馳C級旅行轎車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差不多同一時候,“大眾汽車旅行轎車(即邁騰旅行款)開始預訂”的消息也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甚至單位的電梯里已經掛出了廣告。再加上早有傳聞的上海大眾斯柯達吳銳旅行款和一汽馬自達6睿翼Wagon,一時間,旅行轎車似乎成為了熱門話題。
旅行轎車,英文稱作Wagon,原本是“四輪運貨馬車”的意思,它兼具了轎車的舒適性與貨車的裝載能力。放眼歐洲的大街小巷,旅行轎車絕對一統天下。就連寶馬5系、奔馳E級以及奧迪A6這樣的豪華公務車,也幾乎一水兒的“大屁股”。
但在國內,這幾乎不可能。要知道,即便是在幾年前,包含“大屁股”旅行轎車在內的所有兩廂車,都還不被中國消費者青睞。“不氣派、沒有形”是其被市場冷落的原因之一。國內較早的旅行轎車當屬廣州標致505sw,可惜它與這個合資品牌同命相連,很快便銷聲匿跡。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大眾桑塔納旅行車(沙漠之舟)具有一定的保有量,但多為政府用車。因此,在國內車市迅猛發展的時候,沒有企業原意放棄眼前誘人的利益而去當旅行轎車的探路者。從那以后,市場上只有過上海通用別克賽歐S-RV、凱越旅行款、南京菲亞特派力奧周末風和吉利豪情SRV寥寥幾款旅行轎車。
2006年,馬自達6的銷售如日中天。同年9月,我參加了馬自達6 Waqgon上市發布會。一汽馬自達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洪江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Wagon寄托了我們‘藍海戰略’的希望”。
所謂“藍海”,就是指未知的市場空間。一般來說,企業要想持續獲利,就必須超越競爭,在舊市場推出新產品、新模式,或干脆創造新市場、新細分行業甚至新行業。
那一年,一汽馬自達率先破冰,開啟了旅行轎車的細分市場。同時“跳進”藍海的還有斯巴魯,力獅旅行轎車20R被正式引入國內。勇氣可嘉的它們,最終叫好不叫座。隨后,標致和華晨中華也紛紛跟進,推出307SW、407SW和駿捷Wagon,也是不瘟不火。
難道“藍海戰略”在中國不靈光嗎?
當然不是。俗話說:“不是你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2006年,對旅行轎車,甚至兩廂車來說,都還是冬天。但如今,已不可同日而語。作為典型兩廂車的代表,高爾夫6的熱賣給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證明中國消費者購車理念已然轉變:時機到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2010款力獅旅行轎車和標致308SW的乘勝追擊,以及大眾R36、奔馳C級旅行轎車果斷跟進,都應用了“藍海戰略”,證明其在理論上的正確性。不同的是,它們找到或者說是遇到了更好的時機。
其中動作最大的當屬大眾。據說其試水旅行車,是為了明年國產新一代邁騰(內部編號B7)增加旅行款做準備。加之CrossGolf和全新Polo(包括polo GTI)的即將上市,大眾開始在中國續寫旅行車、甚至兩廂車的“藍海戰略”,在“藍海”中占得一杯羹。而中國的消費者,包括我在內,也從觀望轉變成為期待,期待著能夠盡快買到自己中意的旅行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