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塔”拉力賽有一個比較長的全稱:環塔克拉瑪干沙漠汽車摩托車越野拉力賽,自2005年創辦至今已有6年歷史,每一屆賽事都受到了廣大車隊和眾多車手的追捧。在賽事難度、長度、知名度等方面,環塔拉力賽的確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2008年,環塔拉力賽進入全國汽車越野系列賽賽歷,這使得它的賽事級別和專業性又進了一步。在賽事分工方面:中汽聯負責環塔的裁判、成績、通訊等技術環節:環塔公司則負責招商、推廣、媒體以及后勤等工作。新疆體育局則負責政府各部門協調等。從這幾年的比賽看,中汽聯和新疆體育局這兩個環節的工作都能讓大家滿意,倒是環塔公司招致了不少的批評,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是“收錢多、服務差”。
以2010年的環塔汽車組為例。收費項目有:每輛賽車報名費1.5萬~3.5萬元不等,每輛后援車/經理車/維修車/隨隊記者車/嘉賓車/后勤車報名費2000元、每位人員(車隊經理、維修技師、后勤人員、隨隊記者、隨隊嘉賓)報名費1000元。其他還有衛星追蹤器租用費、超車報警系統租金等等。費用之高、項目之多在國內其他長距離越野拉力賽中是沒有的。今年汽車組共有80輛賽車,光這一塊的報名費起碼就有120萬元。再加上摩托車組以及其他收費項目,保守估計,環塔公司在報名費這一項就能“收入”200萬元以上。這對招商不力、贊助費無幾的環塔公司來講絕對是一筆救命錢。
也就是說,車手、車隊等上交的報名費成為了維持環塔賽事運行的主要經濟來源。在這種情況下,環塔公司即使有心來為車隊、車手、媒體提供全方位、有質量的服務,但也無能為力了。
于是,今年的環塔就出現了很有意思的現象。一些車隊老板、車手一邊比賽,一邊罵糟糕的服務。一些記者也紛紛寫出辛辣的評論來挖苦環塔公司的小氣、無知、短視。環塔比賽六年來,每年車隊、車手以及媒體意見都很大,終于在今年爆發了。幸虧還有一些媒體對環塔公司采取了寬容、克制的態度,沒有加入到討伐的陣容里去,否則,環塔公司將面臨更加難堪的局面。
比賽雖然早已結束,各種罵聲也已漸漸平息,但賽車界的很多人士都在為環塔的前景表示擔憂,明年再這么搞,環塔肯定“環”不下去了!
已經走過六年歷程的環塔拉力賽,還能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