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就是有四個輪子的沙發。”“如果失敗的話,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吧。”這兩句豪言,源自做冰箱和摩托車起家的李書福先生。十年彈指一揮間,
曾經的豪言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如今的前途一片光明。
李書福的豪言在當年看來就像“狂語”,但經過不懈努力,即將推出的帝豪EC8系用事實將質疑聲變成助威聲。實際上,2002年李書福就預言了通用和福特的破產,那時候吉利才剛剛拿到轎車“準生證”不久,沒人把他的話往心里去。如今誰都沒有料到,不僅預言成真,而且他還居然收購了福特為自保而出售的沃爾沃!
然而,即便大牌在握,這個國內車企十強中惟一的民營企業,也沒有放棄自主車型的研發,因為這是真正立足的根本。作為吉利旗下的一個中高端品牌,帝豪只有1歲,車型也不過EC7和EC7-RV,但憑借完全自主研發,銷量已然突破4萬輛,并成為吉利旗下利潤率最好的品牌。
眾所周知,B級車(也就是國內常說的中高級車)往往比小型車更掙錢,所以帝豪EC8系的推出,必然可以繼續拉動利潤的增長,而且也能對企業的運營產生有利影響,促進車型的品質提升。
名牌上身
汽車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成,因此要確保品質,首先得從每一個零部件抓起。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盡可能使用國際大廠的產品,就像華晨中華那樣。
以前,吉利都致力于為普通中國人制造幾萬元的汽車,想“穿”名牌有點難。不過,定位于中高端的帝豪不一樣,它有能力也有義務使用名牌配件。EC8系雖然不是吉利史上首款超過10萬元的車型(第一款應該是美人豹),但它卻最具條件。
美國偉世通的空調、3M的內飾材料、日本三菱的MIVEC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德國格特拉克的手動變速器、博世8.1版本ABS、荷蘭英納法的天窗、飛利浦的照明燈具,以及生產線上德國杜爾的生產設備和瑞典ABB的沖壓機器人,都是和帝豪EC8系“息息相關”的世界名牌貨。
當然,這還都只是先決條件。這就像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隊一樣,僅僅眾星云集還不夠,還要形成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團散沙。即便是奔馳寶馬,它們的零部件也是依靠全球的供應鏈,更不要說帝豪EC8系了。但能否將這些名牌協調地合為一體,并讓它們都發揮出各自的最大功效且配合良好,則是個不小的難題。顯然,與世界品牌相比,眼前的帝豪EC8系還有不少路要走。在目前國內主流自主品牌水平基本相當的情況下,吉利的首要目標是做到中國第一。
輪上沙發
實際上,“汽車就是有四個輪子的沙發”的豪言,在表面看來有點“輕敵”,但仔細捉摸,也足夠“經典”。汽車做到極致是什么樣?基本就是勞斯萊斯和法拉利了吧。一個是奢華舒適,一個是駕駛樂趣,“輪上沙發”也算是說對了一半。定位于中高級的帝豪EC8系,自然要把舒適做到最好,比一般車型都要柔軟的座椅填充材料首先證明了這點。有些同行覺得這降低了側向支撐,但相信更多買EC8系的人會喜歡這種真皮沙發的感覺。
至于空間,2805mm的軸距超過了主要的日韓對手。8向電動調節的前排座椅可以滿足各種坐姿喜好,而后排則基本可以翹著二郎腿談生意,空間根本不是問題。504L的超大后背箱可以裝下兩套高爾夫球具,當然,帝豪EC8系的車主也許不打高爾夫,但對空間的追求卻可能更苛刻。
此外,帝豪EC8系在靜音方面也有所突破。22重靜音降噪工程聽起來有些夸張,但實際效果確實不錯。即便是高速行駛,車內也可以正常交談。只是三菱的發動機有點躁動,高轉速下的噪聲和振動有些明顯,相信以后換裝自主研發的動力總成時會有所改觀。
超越韓系
“在三至五年內超越韓國車。”在試駕帝豪EC8系之前,吉利方面傳達了這樣一個明確的信息。這個目標切合實際。
以性價比走紅的韓國車可能真要遭遇自主品牌的圍攻了。在配罱單上,天窗、巡航定速、多功能方向盤和前后倒車雷達之類自不必說,就連自動開啟帶清洗的氙氣大燈(本輛試駕車不具備)、變頻雙區空調、自動防炫目后視鏡、6安全氣囊和帶藍牙電話的GP5導航也悉數提供,再加上標配吉利專利的BMBs(爆胎監測與安全控制系統),帝豪EC825不僅與品牌定位相吻合,同時超越了韓國同級車型。
至于駕駛方面,帝豪EC825被日系的動力總成拖了后腿,無論是后期動力儲備,還是噪聲與振動的控制,都不夠理想。想想也是,畢竟是人家的東西,怎么也不如自家的親啊。好在這只是過渡時期,自主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器將很快登場。
舒適的座椅讓人找到點美國車的味道,而且方向盤的個頭貌似也不小。轉向系統還是液壓助力,不過這對B級車來說問題不大。富有韌性的轉向在高速行駛時非常穩定,比電子助力的路面回饋更加清晰。懸架的調校偏于舒適、過于激烈的操控會產生明顯側傾,但這算不上缺點。
總體來說,這樣的自主品牌B級車可以打個8分吧,當然,這也是基于它的售價。本著李書福“中國人民還不寓,就不必那么暴利了”的原則,以及合資品牌車型下探至15萬元左右的現狀,預計試駕的這款帝豪EC825會在14.18萬元左右,2.0L低配版本肯定不到10萬元。毫無疑問,這樣的帝豪EC8系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