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曾經說過:“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如果甲殼蟲也是一位老兵的話,它不曾死去,雖然曾經凋零,但最終復活了。
說起甲殼蟲,有個人物我們不得不提,那就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壞蛋希特勒。
話說當年希特勒在競選德國總理時,其競選綱領中就有一條讓每個德國家庭都擁有一輛轎車。1933年,當著名的費迪南德·保時捷博士拜會希特勒時,希特勒把這種車概括為:“最高時速100km/h,每百公里耗油應少于7L,可乘載一家兩名成人和三名兒童,售價不超過1000馬克,轎車可以停放在露天場地,發動機冬季要防凍,容易起動。”于是,很快一款售價僅990帝國馬克的小車誕生了,而這個小車,就成了世界汽車史上的一代名車——甲殼蟲車型的鼻祖。
其實,最早這車并不叫甲殼蟲,有人給它起了個車名叫“人民車”,意思是大家都能買得起的汽車。后來之所以取名為“甲殼蟲”,是由于一位美國記者在《紐約時報》上譏諷這車“丑陋”(噪聲大、做工粗糙),加上它的造型像甲蟲,所以稱這車為甲殼蟲。可能令這位記者沒有想到的是,甲殼蟲車型卻由此成名,并蜚聲世界。
翻翻歷史,甲殼蟲對德國人來說,有著很特殊的情結,就如同“紅旗”和“解放”對于我們中國人的意義,有著特殊時代的印記。因為正是甲殼蟲的出現,才徹底改變了戰后德國人的生活。盡管1903年福特生產的T型車使美國最先在世界上普及了汽車,但真正讓汽車成為價廉物美的“大眾汽車”則是甲殼蟲。
“大眾”向“小眾”轉身
現在已經很少能有一款車可以給人這樣的感覺:一方面,它有厚重的歷史感,有一種對特殊年代的風情;另一方面,盡管處在現代時尚的環境里,但是如果用審美觀來審視它,你仍舊能發現它擁有著很現代時尚的一面。這兩點,甲殼蟲做到了,它無疑就是這樣的一款車。
這個已經有了70多年歷史的甲殼蟲,為何至今仍然受到大家的追捧,真不知道是因為復古和懷舊已經成為了當今的一種潮流呢,還是因為它的經典,所以能夠永流傳。我想,更多是因為其承載的歷史文化,因而成為了經典。這正如奔馳G級車廣告中的一句話:真正的經典無須為潮流而改變,它是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未來,或許我們還無法把握,但從過去來看,自1933年誕生至今,全球已經有超過2500萬的用戶選擇了甲殼蟲,這已經足夠說明了問題,因為甲殼蟲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產量最多的一款車型,當然也是名副其實最受歡迎的車型。
時代在變化,甲殼蟲也在進化。當初甲殼蟲問世時,它只是解決民眾“買得起車”這個問題,講究的是可靠性,價格在’000馬克之內。因此叫它為“人民車”。其實如果用今天的標準來要求,它很簡陋,但又不是低檔車,其設計思路和方法甚至已經成為今天的經典,正是它一改傳統的船形車身設計,而采用流線形,至今還影響著汽車外形的設計。
而當1998年新甲殼蟲誕生時,雖然外形設計仍頗具當年甲殼蟲的風采,但人們發現新一代的甲殼蟲已經進化得更加美輪美奐了。它加入了更多現代化的設計元素:如我們眼前這款新甲殼蟲墨橘版,車身外漆就選用了炫動時尚的橙色和勁酷個性的黑色,并配備黑色車頂和靚麗的車身彩貼,個性鮮明的顏色搭配,使得這款小車行走在大街小巷時,總是得到眾人的矚目。除此之外,更先進的性能和配置,以及相比而言更高的價格,讓其已經不再屬于人民車了,而是成為了一款高科技高性能的個性化車型。
由最初德國公眾的人民車,演變到今天代表與眾不同的個性化車型。可以說,甲殼蟲已經隨著時代而發生了進化,鳳凰涅槃,它成功復活了。只是它不再是“大眾車型”,轉而成為了大眾汽車品牌旗下的“小眾車型”,用現在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說,甲殼蟲華麗地轉身了,成為了一個能夠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交相輝映的焦點。
男性,還是女性?
就像很多人剛開始認為的那樣,我也覺得甲殼蟲的外形,放在現在的社會環境里有點過于女性化了,是一款很適合女性駕駛的車型,而現實似乎也是如此,因為在馬路上你能看到的甲殼蟲,年輕女性的駕駛員還是居多。
但是在真正駕駛之后,你就會發現它這并不是—只溫柔順良的“蟲子”了。它也很容易暴躁,其實是個性格很Man的車型。
作為最新款的甲殼蟲,墨橘版延續了新甲殼蟲家族的1.8T和2.0L兩個排量,并有敞篷車型可供選擇。對于這種個性強的車型,駕駛樂趣尤其重要,因為它的定位不是代步車,確切地講:它是一個“玩具”或是“寵物”,是一個能給人帶來很多歡樂體驗的“玩具”而已。因此,當1.8T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器啟動時,那種強勁動力帶來的駕馭快感是不言而喻的。
而為了強化新甲殼蟲的運動感,大眾的設計師將“墨橘版”的底盤降低了10mm,讓這只“蟲子”能夠更加緊緊牢靠地爬在地上,有了更好的抓地力,同時,也把座椅升級成帶腰部支撐的運動座椅。在實際的操控中,要比非墨橘版的新甲殼蟲有了更扎實沉穩的體驗。
實際上,圓弧形蓄勢待發的“蟲子”外形,寬輪胎,動力好,以及加速時產生的強烈推背感,讓新甲殼蟲駕馭起來很有點小跑車昧道,我想單憑這一點,別說女性,就是很多男性也是難以抵擋這樣的魅力。所以,當后視鏡里,一輛墨橘色的甲殼蟲由遠而近,快速地追趕過來并超越你的時候,千萬別輕易下結論嘿,這姐們開得還真快!沒準駕駛室里坐著的就是一個大老爺們。
這就是甲殼蟲:一種符號,—種象征
其實,討論甲殼蟲到底是適合男性還是女性彩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人們追隨甲殼蟲,不僅僅是看中了它極具個性的車型本身,同時還有品牌傳承多年的“甲殼蟲文化”,而對于這樣一種獨特文化的理解,我想男女會各有各的看法。
而當一款車型已經演化成為種文化現象的時候,它也成為了一種符號,
種象征,這時它就是經典了。而甲殼蟲就是這樣的一個經典。要說它是一個神話,也無可厚非。半個世紀不變的臉,極簡單的功能,絕不妥協的制作,它位居誰都想顛覆、但誰也沒有得逞的項尖地位。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背負著大眾汽車深厚的文化,對甲殼蟲來說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負擔。甲殼蟲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也是最頑固的擁戴者。其他車型的愛好者等待的多是新功能、新款式,惟有甲殼蟲迷。不會在意這些,他們對甲殼蟲的熱愛,僅僅因為,它就甲殼蟲!
這就是甲殼蟲,正因為經典,所以永遠時尚。也正是因為經典,所以它無須為潮流而做太多改變,因為它就是潮流,僅僅是換了一身墨橘衣裳,已經引來萬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