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越來越多,對于駕駛汽車的安全保護措施也越來越多了,9月2日,我體驗了一下日產最新的科技成果——全方位駕駛系統,它們就裝備在剛剛上市的英菲尼迪QX56等幾款車型上。這是日產公司在北京金港賽車場舉行的汽車安全與環境科技巡演活動。作為日產汽車在中國舉辦的規格最高的年度技術展示盛會,現場展示的技術包括駕駛安全、環境保護、動力性能和車內生活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將應用于日產和英菲尼迪兩大品牌,并涵蓋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兩大領域。
日產全方位駕駛系統包括車距控制輔助系統、車道偏離修正系統、盲點側撞預防系統和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四個輔助系統的作用都是幫助駕駛者避免與其他車輛發生碰撞,在危險來臨時提醒駕駛者,顯示信息并發出報警,有些系統還會采取行動,協助駕駛者遠離危險區域。
車身動態液壓控制系統和車道偏離修正系統
用英菲尼迪QX56這款SUV體驗車身動態液壓控制系統和車道偏離修正系統真是挺合適的。SUV車高重心高,易發生側傾現象。在金港賽車場的幾個彎道駛過,身軀龐大的QX56非常平穩,側傾幅度很小。車身動態液壓控制系統通過兩套液壓管路連接并控制4輪獨立懸掛減振器的液壓缸。在彎道行駛時,該系統能夠將液壓油從外側兩個車輪減振器的液壓缸送入儲壓器,并將更多的懸掛負荷轉移到內側減振器,從而減小車輛的側傾幅度,提高操控穩定性和舒適性。
在金港直道上就要體驗車道偏離修正系統了。直道畫上了分道線,讓QX56在分道線左側行駛。當車速提到80km/h時,向右輕打方向,越過分道線,偏離剛剛行駛的車道,車內響起“嘀嘀”的報警聲,按照專家介紹,同時這套系統會對相應車輪進行制動,以協助車輛駛回原車道。
但是,我在試駕時,現場沒有體會到這一點。在剛剛向右側打方向時,聽到了報警聲,但還沒越過分道線,又繼續打了一點兒。為此,馬上詢問同在車內的日產技術專家,才知道這個車道偏離修正系統還是以駕駛員的意圖為先,像我這樣繼續打方向,它認定我是需要右轉,也就不動作了。
車距控制輔助系統和盲點側撞預防系統
體驗車距控制輔助系統和盲點側撞預防系統,需要兩輛車來模擬道路行車場景。當我駕駛的英菲尼迪M37跟近前車時,油門踏板自動向上彈,這是車距控制系統在提醒我一“別加油了,趕緊制動”。這個力度還不小,我的右腳會特別明顯地感覺到被頂起來。當專家提醒我向右并線時,我也習慣性地看右后視鏡確認無車時打方向,但報警聲和后視鏡上警示燈閃亮,說明右側盲區內有車,并線危險。
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
這套系統的顯示界面,如同攝像機在車的頂上俯拍,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車輛四周的狀況,也很清楚車與車位的相對位置,僅看著顯示屏就完成倒車入庫。而實際上,并沒有攝像頭在俯拍,而是在車的前后左右有四個攝像機,這套全景式監控系統把四個角度的畫面調整并整合在一起,就成了“俯拍圖”。
有了這些電子設備的輔助,可以減輕駕駛者的操控壓力,讓安全行車多了一份保障。在日產的全方位駕駛系統中,四個系統的工作都需要攝像頭來采集信息,這些攝像頭安裝在車身的四周,車標下、保險杠下、后視鏡處、拍照燈上等等,沒有這些“監視眼”,這幾個輔助系統就無從發揮作用,所以使用這些系統一定保證這些攝像頭能正常工作。
另外,這些系統的啟動是有條件的,例如車距控制系統是在車運動中起作用,它監測的車也是動的,如果前面的車停著不動,它也不會發出警告。而盲點側撞預防系統和車道偏離修正系統都要在車速70km/h以上時才開始工作,低于這個車速行駛時,它們不會啟動。所以,在實際駕駛中,不能過分依賴這些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