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樣是“S”開頭的日本品牌,同樣是以進口形式進入中國,同樣是主打運動性的B級轎車,它們既志同道合,又各有千秋。
一年前,我們曾對鈴木超級維特拉和斯巴魯森林人進行過對比。如今,“雙S”又走到了一起——凱澤西2.4L和力獅2.5L同樣勢均力敵。就像導語所言,它們同樣以進口的方式進入中國,配置相似的車型同樣賣到25萬元以上,而且也都是排量較大的4缸發動機、帶手動模式的無級變速器,以及電子控制的四輪驅動系統。它們哥倆,絕對算得上志同道合。
不過,凱澤西可是鈴木歷史上的首款B級車,從外觀尺寸上就能預感到其不一般的靈活性。與之相比,力獅可謂久經沙場的老將,上一代車型的駕控表現極具殺傷力,而全新改款后變得更大、更舒適。所以說,它們哥倆又各有千秋……
在軸距上,凱澤西為2700mm,幾乎是B級車的底線,可見鈴木并沒有刻意將其做得華而不實。力獅其實也沒長出去多少,2750mm只是多了大概3個手指的寬度。實際上,作為一款運動車,過長的軸距會直接影響到操控品質,像銳志那樣達到2850mm就太過夸張了。從后排乘坐空間來看,偏重舒適的力獅要更寬敞一些。
但是,當成為駕駛者,分別指揮著它們穿梭于樁間,你還是能感受到不同——凱澤西在運動性能上更極至些。不可否認,力獅素來以操控優異見長,隨著銷量的提升,新一代車型自打《非誠勿擾》開始就向舒適性有所調整,不僅車長增加,而且懸架也變柔和,這是小眾品牌向大眾化市場妥協的選擇。凱澤西比其短了8cm,緊急變線是略占優,235/45 R18的輪胎雖然也與前者的225/50 R17直徑基本相當,但更寬的接地面積和更小的扁平比,令凱澤西的操控更扎實一些。
從懸架結構來看,二者的顯著區別主要在于后面。凱澤西使用了4連桿的結構,而力獅則是雙橫臂。4連桿是在雙橫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前者通過連桿連接軸的約束作用,使輪胎在上下運動時前束角也能相應改變。說具體一點,就是在轉向側傾的作用下,后輪會有一定程度的隨前輪轉向,因此彎道適應性更好,達到舒適操控兩不誤的目的。
說到操控,還不得不說說凱澤西和力獅的四驅系統。力獅全系車型都標配全時四驅,但形式卻有三種之多——主動扭矩分配式(配CVT)、LSD中央防滑差速器式(配6MT)和可變扭矩分配式(配5AT)。我們測試的力獅2.5使用的是第一種。而凱澤西只有前驅與四驅之分,本次測試的是四驅版。
從原理上來講,二者也是基本相同。所謂主動,就是能通過自動的動力分配來保持車輛的最佳行駛狀態。特別是在繞樁時,凱澤西的i-AWD和力獅的S-AWD都會主動將前輪的一部分動力分配給后輪,不僅減輕前輪和ESP的壓力,也讓后輪更主動地保持車輛穩定。在細節上,凱澤西還提供了前驅和四驅的手動控制,可以在城市低速行駛時降低油耗。而且電動液壓轉向的助力大小也受控于VDS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可以給你最真實的反饋。
當然,作為運動車,動力性也是我們百談不厭的話題。從先天來講,力獅更具優勢,不僅是水平對置、縱置發動機,而且2.5L的排量也更大一些。但從數據上看,2.4L凱澤西的最大功率及峰值扭矩,要略高些。不過,為了保護無級變速器,凱澤西的發動機最高轉速被限定在了6000rpm,此時對應的最大功率約為129kW。
貌似不分伯仲,實際測試結果凱澤西有0.39s的優勢,大概是兩個車身的距離。
從林林總總的細節之處,我們可以發現志同道合的凱澤西與力獅也是如此各有千秋。在中國,鈴木的品牌更大眾化,斯巴魯的運動名氣要更響亮,不過鈴木做起中級車卻還是個入門生,還需要大家去認識、去接受。而運動指數和價格則是它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