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突飛猛進,建設用地總量持續增加,需要用地的項目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國家也高度重視土地問題,把土地資源定位于參與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對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控制得越來越緊,致使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目前用地供需問題已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筆者結合郟縣實際情況,就如何破解項目建設用地瓶頸,保障經濟發展用地需求作一簡要分析。
一、當前制約郟縣項目用地的瓶頸
合法用地受建設用地指標和補充耕地指標制約:
(一) 建設用地指標
為解決今年二、三批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問題,郟縣主要相關領導到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多方協調,才爭取到近1000畝指標。
(二)補充耕地指標
近年來,隨著土地開發、復墾力度不斷加大,郟縣耕地后備資源越來越匱乏,補充耕地難度越來越大。經多方協調,去年申報的三、四批城市建設用地,分別從葉縣、汝州購買51公頃補充耕地指標,今年上報的二、三、四批城市建設用地從駐馬店正陽縣購買91.6公頃補充耕地指標。
因此,用地難就難在解決這兩個指標問題。
二、當前項目用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郟縣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由于縣城舊城區改造和新城區開發步伐明顯加快,房地產逐步興起,項目用地日漸緊張。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工業用地平面化,建筑容積率低。二是土地出讓金不能及時收取到位,供地率低。三是征地工作難度大。四是雖然規劃了1個省級產業集聚區、5個特色產業集聚區、7個工業集聚小區,但仍有部分鄉鎮招商引資不入駐集聚區。五是集鎮和交通沿線地段好的位置亂占亂建情況嚴重。六是因征地補償等因素,土地信訪案件激增,造成不穩定因素。
三、破解項目建設用地瓶頸問題的幾點思考
(一)堅持節約用地,招商引資要注重向內涵式轉變
加快轉變招商引資方法和理念,從依靠優惠的土地、稅收等政策的外延招商向依靠現有優質產業、優秀企業的內涵式招商轉變,推行節約招商。
(二)抓好引導調控,大力提高節約用地水平
面對從嚴、從緊的供地政策,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既是保護,更是保障。一是要抓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二是要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把有限的指標用在刀刃上,用在發展急需上,以最小的土地投入實現最大的土地產出,真正達到集約化利用的要求。三是要引導建設項目向園區集中,鼓勵企業建設多層廠房。
(三)堅持集約用地,項目建設要注重向規模化推進
目前,郟縣已處于工業化初期向中期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項目建設中,要有意識地避免“小而散”、“小而弱”的現象,注重規模式投入、規模式發展,既有利于集約用地,又有利于產業集聚和企業集群,產生規模效應。一是地域要集中。二是開發要集約。三是項目要集約。
(四)加大內部挖潛力度,發揮土地效率
一是著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著力提高土地容積率。要加大對重大項目投資強度、投資進度的督查,對占地較大的企業,督促其盡快增資擴股,推進二期、三期工程,擴大生產規模。三是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四是做到一保一挖,即:有限指標保重點,一般項目靠挖潛。
(五)創新理念,努力擴大土地增量
一是對內探求合作。積極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租賃等方式,年底保底分紅或收取租金,在解決失地農民后顧之憂的同時,解決企業發展受資金制約的后顧之憂。二是積極爭取傾斜指標。三是爭取項目專項指標。結合郟縣的資源、產業、環境等方面的優勢,充分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積極包裝國家鼓勵的有機農業、環保、物流、社會事業以及高新技術項目,單獨向上爭取專項指標,緩解其他項目用地壓力。
(六)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保障重點項目按時落地
郟縣今年項目建設較多,征地拆遷難度大,我們要把失地農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認真研究,落實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讓群眾切實得到實惠、得到保障。要加大征地拆遷宣傳、動員和政策處理力度,進一步完善征地拆遷過程中的政策及規定,及時有效地解決好征地拆遷過程中碰到的矛盾和問題,保障好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積極配合社保局做好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工作,認真處理歷史原因形成的征地拆遷矛盾和問題,適時做好群眾工作,確保國土資源信訪率得到有效控制。
(七)加強項目征地工作,盡快促進項目開工建設
今年以來,為了使各個項目按期開工建設,郟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項目征地工作,領導帶頭抓征地,并把征地工作任務細化到各部門,限時完成,征地工作措施是有效的,征地力度也非常大。但征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的征地干部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戰無不勝的決心,保持高昂的斗志,多研究解決辦法,努力破解征地難題。
理清思路破難題,突出重點抓落實。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不斷強化、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我們應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解難題、保發展、促和諧”的主線,開拓工作思路,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式,為實現科學發展、平穩較快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和政策支持。
(作者單位:郟縣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