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不同于哲學和社會科學,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言育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在聲樂教學中,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經驗和體會,所持的觀點和訓練方法也不相同。無論何種觀點何種訓練方法,只要在實際的演出、比賽中獲得好評,就足以證明實踐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聲樂理論必須通過實踐來驗證才有它的實用價值,否則將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因而藝術實踐對于聲樂的學習尤為重要,通過藝術實踐教師可以發現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同時演出實踐創造了大量曲目的學習機會,增加師生在創作中的磨練碰撞,培養了學習的創新思維和技術技能的應用能力。具體而言,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舞臺演出實踐提高了學生的技術技能,促使教師發現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兩者相鋪相成,提高了教學水平。在我國的聲樂教學中,教學形式主要體現為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許多藝術院校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對實踐教學則重視不夠,認為實踐教學會影響課堂教學。就拿我們學校來說,藝術實踐課每周只有2-3節,也只是以音樂會的形式舉行,對于學生的對外演出藝術實踐沒有過多的要求。實際上,在實踐教學中強化舞臺實踐,既可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技術技能,又可使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并解決課堂教學中潛在的問題。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也就要求學生上臺前必須通過反復實踐打下扎實的專業技能。舞臺演出實踐給學生帶來了發揮和檢驗自己專業水平的大舞臺。通過多次的反復實踐,學生往往能夠及時地發現自己平時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專業技巧上的問題,有的是舞臺經驗問題,有的則是舞臺心理素質的問題。技巧上的問題應該說是比較好解決的,熟能生巧,勤學苦練即可以很快地得到解決,關鍵是舞臺經驗和舞臺心理素質的問題必須通過多次舞臺演出才能夠更好地得以解決。只有通過教學——實踐——教學——再實踐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不斷提高的過程,才能夠逐漸培養出合格的專業基本素質,提高表演水平,并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培養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我曾經教過05音樂班的一位同學,進校的時候這位同學的嗓音條件在班上算是好的,在課堂學習中也一直非常努力,可是大家聽她唱歌老覺得沒“感覺”,而且上臺很拘謹。后來我鼓勵她多參加藝術實踐和聲樂比賽,每次的實踐和比賽后都對自己做一次總結,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經過一段時間的藝術實踐后,大家發現她進步很大,用她本人的話說:舞臺演出實踐特別是聲樂比賽讓她找到了歌唱的感覺,表演的欲望,并鍛煉了自己的膽量。所以,舞臺演出實踐是聲樂學習發展的需要和成功的保證,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必修課。通過舞臺演出實踐,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提高了教學水平。
第二,聲樂比賽創造了大量的曲目學習機會,師生們在創作中磨練碰撞,演唱水平不斷提高。在藝術院校聲樂課的教學中,聲樂課的教學一般強調有三方面的內容:聲樂演唱技能、聲樂作品的審美與鑒賞、聲樂理論。教師以由淺入深的教材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和表演方法,使其逐步達到各層次教學大綱中的規定技能目標,而缺少實際的演練。我們以近年來在聲樂界異常火爆的青歌賽來說,它的大賽規則要求:半決賽每位選手演唱一首自選歌曲,新、老、中、外作品均可;團體決賽每位選手演唱一首自選歌曲,除美聲和合唱類別可演唱外國歌曲以外,民族和流行類別必須演唱中國歌曲,提倡演唱中國原創新歌;單項決賽除了原生態類別以外的每位(組)選手須準備3首自選歌曲(可包括1首外國歌曲,提倡演唱中國原創新歌)和一首規定曲目,規定曲目由組委會在團體決賽結束后下發給參加個人單項決賽的選手;美聲、民族、流行、合唱四個類別的規定曲目均為10首(美聲唱法男高、男中、女高、女中各10首,流行唱法視其參賽選手所涉及的風格種類再定);規定曲目只在選手進入第三輪最后一個環節時演唱,具體演唱曲目由選手當場從十首規定曲目中隨機抽取,此環節由樂隊現場伴奏。3首自選曲目在三輪比賽中每輪一首,不能重復演唱。原生態類別的選手須準備4首自選曲目。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參加一次聲樂比賽不光是一兩首歌的問題,它也是對平時學習的一個積累,它除了要做到技術與藝術的內容外,還要審視其技能技巧的掌握是否合乎規范,演唱的曲目是否合乎規范,演唱的曲目范圍是否全面,演唱表演中是否具有個性和特色,演唱風格是否有準確的詮釋和表現等。而聲樂比賽創造大量曲目的學習機會,師生們根據賽制的不同需要,準備作品,詮釋和表現作品。也只有通過比賽或演出實踐,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和掌握歌唱技能的實際情況,才能及時發現學生技能訓練中存在的不足或問題,并及時修正和調整技能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在創作中磨礪鍛煉,使學生的聲樂技術不斷得以鞏固和完善,演唱水平也不斷提高。
第三,演出實踐搭建了一個平臺,師生們在此大展身手,并通過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潛移默化地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影響。聲樂是實踐表演性藝術,沒有實踐不可能檢驗它的真實效果。只有通過不斷的表演實踐才能不斷鞏固教學效果,并在積累表演經驗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藝術水平。每個學生的專業發展都是通過不斷的舞臺實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初次上臺的學生,由于缺乏舞臺經驗,再加上專業水平不高,上臺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失誤,或忘記臺詞、動作,甚至出現腦子空白的現象,經過多次的舞臺實踐磨練,同學們逐漸積累了一定的舞臺經驗,到高年級時已經能夠得心應手地表演,遇到突發事情也能夠巧妙地化險為夷,演出的水平、質量也得到明顯提高,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通過舞臺實踐和交流,學生逐步具備了較高的專業素質,不僅檢驗了自己的專業水平,還學到了一些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增加了知識面,也加強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寓教于樂是教育中最活潑也是最易令人接受的形式,藝術實踐正是把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帶到實踐大舞臺的有效途徑。同學們可以通過舞臺藝術表演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并通過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潛移默化地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影響。而演出實踐正好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學生在聲樂表演方面積累經驗,發現和挖掘自己的潛能;教師在實踐中也不斷提高自己的基本素養、專業能力和知識結構;在演出實踐與聲樂教學的磨練摔打中,教學相長,從而培養和強化師生創新思維和技術技能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總之,舞臺演出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集中培養和鍛煉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檢驗教學效果,培養全面發展的藝術人才的重要途徑。
任何理論的建設,都是人類實踐的總結和概括。理論必須來自于實踐,聲樂尤其是這樣。在藝術院校的聲樂教學中,強調藝術實踐,把握機會創造條件,積極參與組織、安排和指導聲樂舞臺藝術實踐,并從中鞏固和發展學生的聲樂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聲樂舞臺演出實踐表現力和創造力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余篤剛.聲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金鐵霖.金鐵霖聲樂教學文集[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3]石惟正.聲樂教學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李珺,江西財經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