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對金絲小棗各生育期的氣象條件進行了分析,指出除5、6月份的干燥少雨天氣對棗樹開花一坐果有一定影響外,其余時段均較有利于棗樹的生長發育,特別是7~8月份光熱水資源豐富,能完全滿足小棗果實的生長、干物質和糖分積累的需要;9月份秋高氣爽的天氣更有利于果實的成熟、收獲以及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冬季棗樹能安全越冬。這些有利的氣象條件是無棣縣金絲小棗豐產豐收的基礎。
關鍵詞:金絲小棗;生育期;氣象條件;豐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S665.14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7-0107-03
山東省無棣縣素有“華夏棗都”之稱。金絲小棗栽培歷史悠久,始于夏商,是金絲小棗的正宗產地,年產優質干棗4000×104kg,小棗產量及質量均居全國之冠,被譽為“中華金絲小棗第一縣”。金絲小棗營養豐富,含糖量高達84%,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每百克鮮果肉高達426mg,居群果之首,并富含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在醫藥方面有“主心邪氣、安中養脾、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干棗入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之功效。棗肉中含有大量維生素P(路丁,每百克棗肉含3385mg),有保持毛細血管暢通、防止血管脆性增加的功能,對于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有療效。常言“一天仨棗,常生不老”。棗除供一般食用外,還可制作棗面、棗醋、棗泥、棗脯、棗汁和紅棗香精等。棗花是一種流蜜量很高的蜜源。棗核可加工成高檔工藝品。目前,金絲小棗備受國內外用戶的青睞,由于國際國內需求量大,市場有較大缺口,應大力發展。為科學種植金絲小棗并取得預期收獲,本文僅就金絲小棗各生育期的氣象條件進行了分析,并據此提出了豐產栽培措施,為發展金絲小棗提供科學的依據。
1 棗樹各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無棣縣地處魯北平原,氣候屬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12.1℃,無霜期206d,降水量598.6mm,日照時數2724.5h,土壤為潮土。氣候和土壤適宜金絲小棗的生長發育。根據棗樹的生物學特性,金絲小棗生育期大致可分為:萌芽期、開花一坐果期、果實生長期、成熟期和落葉休眠期5個生育期。
1.1 萌芽期
棗樹在春季發芽較晚,萌芽期對溫度有一定要求。一般春季氣溫上升到13~15℃時棗芽開始萌動,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8~20℃時即可展葉抽梢、旺盛生長。無棣縣春季溫度年際變化較大,因而棗樹發芽期時間不一。根據觀測資料,該縣棗樹發芽期年平均在4月15日左右,與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大體相近。如春季回暖快且穩定,對棗芽膨大萌動非常有利,為后期生長打下有利基礎;如回暖較晚,則不利于棗樹萌芽期生長發育,特別是明顯的“倒春寒”天氣,對萌芽期影響較大。對比統計氣象資料與金絲小棗產量,萌芽期溫度條件有利年份13年就有10年增產,溫度條件一般或不利的年份18年就有14年減產。
1.2 開花一坐果期
開花一坐果期是棗樹生育期中最關鍵的時期。根據物候觀測資料,無棣金絲小棗在5月下旬初花,6月上中旬盛花,6月下旬落花。這段時間特別是6月上中旬的氣候條件對花粉發芽和授粉是否適宜,對棗樹的坐果率有決定性的影響,此期對溫度、濕度和水分條件要求較高。相對濕度達到60%,棗花才能正常開放、授粉、受精、坐果;低于40%則會受到抑制,花粉不能正常受精,甚至出現落花、焦花現象?;ㄆ谠谌掌骄鶜鉁亍?3℃時才能正常坐果,如遇到35℃以上的高溫天氣,則花粉發芽受到抑制,降低坐果率。統計表明,6月上中旬的平均相對濕度≥60%,6月中旬降水量≥30mm的12年中有10年增產,其余的19年中有13年減產。另外6月上中旬35℃以上高溫天氣≤2天的16年中有11年增產。
1.3 果實生長期
7~8月份為果實生長期,其中7月份為幼果膨大迅速生長期,8月份為熟前生長期,此期樹體生長旺盛,對光、熱、水等條件要求較高。7~8月也是本地雨季,光、熱、水資源非常豐富,完全能滿足果實生長期的需要,而7月份的高溫天氣對幼果膨大迅速生長極為不利。7月份平均最高氣溫<31.4℃、日照時數<240h的年份,有利于幼果膨大迅速生長,果實大且果肉多。在符合此條件的11年中有9年增產。8月份為金絲小棗的熟前生長期,此時果實生長速度最快,對熱量條件要求較高。熱量條件較好的年份10年中有9年增產。
1.4 成熟期
9月份是金絲小棗的成熟生長期,適宜溫度為18~22℃,并以晴好天氣為佳。雨量過多,降雨強度過大易造成裂果、爛果。9月份光、熱、水資源一般均能滿足小棗成熟期的需要。這段時間危害最大的是連陰雨天氣和連續的大霧天氣。統計無棣縣氣象資料,9月份出現連陰雨及連續大霧天氣較少,多數年份為秋高氣爽的天氣,對棗果的成熟收獲十分有利。
1.5 落葉休眠期
當秋季氣溫下降到15℃時棗樹開始落葉,霜期落盡,進入休眠期。棗樹在休眠期對低溫抗逆能力較強,在-30℃的低溫仍能安全越冬。冬季氣溫偏低,對越冬害蟲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促進棗樹的增產豐收。
2 影響金絲小棗生長的主要氣象災害
金絲小棗生長期間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冰雹、大風。
2.1 干旱
無棣縣干旱包括春旱、初夏旱、盛夏旱和秋旱。據多年氣象資料統計,干旱幾乎年年發生,而影響金絲小棗生長的主要是4~5月份發生的干旱。
春旱是指3~5月發生的干旱,春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4%。春季干旱成為影響金絲小棗優質高產的限制因素。
2.2 冰雹、大風
無棣縣冰雹主要出現在4~10月,冰雹時一般伴有大風。無棣冰雹年平均0.98次,以5~6月出現最多,此時正是小棗開花期,冰雹容易造成小棗落花嚴重,造成減產、欠收。
3 金絲小棗豐產栽培措施
為提高坐果率,保證優質高產,建議做好以下工作。
3.1 整形修剪
金絲小棗樹形以主干疏層形為宜,即全樹留7~9個主枝,分3~4層。第一層間距保持1.2~1.4m,以后各層保持1.0m左右,主枝基角60度為宜,主干高1.3~1.5m,便于間種農作物。
幼樹整形主要是定干和培養主側枝及結果枝組。結果期棗樹的冬季修剪,主要是疏除徒長枝、交叉枝、過密枝、細弱枝和病蟲枝,回縮下垂枝,對骨干枝上抽生的一、二年生棗頭,留4~7個二次枝短截,培養成結果枝組。骨干枝延長頭開張角度大于80度的可用背上枝換頭,使骨干枝延長頭的開張角度保持在60~80度。衰老期的棗樹要及時更新復壯,對骨干枝和結果枝組在春季2~3月份將其回縮1/3~1/2,過度衰老的疏除,并停甲養樹2~3年。發芽后及時抹除樹干上和骨干枝上萌發的無用棗頭。6月上中旬,當新生棗頭長40~50cm時,留4~5個二次枝摘心,可提高坐果率。生長季節內對于樹冠內過于密集的棗頭要及時疏除;對于直立生長的旺枝,可拉枝呈70~80度角,培養成結果枝組。
3.2 加強土、肥、水管理
秋末冬初或春季樹盤深翻20cm,生長季節勤中耕除草,做到土壤疏松無雜草?;虼杭臼┓?、澆水、松土后,覆蓋20cm厚的麥秸等,保持土壤濕度和調節土壤溫度。全年施肥量按產100 kg鮮棗施氮素1.5kg、PO,1.0kg、K2O1.3kg,搭配施用含有硼、鋅、鉬、鎂、鐵、錳等多元素微肥5kg。采收后或早春每株施土雜肥50~100kg,磷酸二銨0.2~0.5kg,硫酸鉀0.2~0.5kg,多元素微肥1.0kg。全年要抓住3次關鍵水、即萌芽水、花前水、幼果膨大水,以澆透為宜。雨季積水時,要及時排水防澇?;ㄆ诟珊禃r,可樹冠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促進坐果。
3.3 保果
棗樹開花期長,花量大,但落花落果嚴重,?!邦^蓬花”、坐“頭蓬果”是關鍵。在全樹結果枝開花4~5朵時“開甲”,促使“頭蓬花”坐果,甲口寬度5~7mm,旺樹宜寬,弱樹宜窄。樹下放蜂,有利于授粉,促進坐果,如遇干熱風或低溫天氣噴一次10~15mg/L赤霉素和0.2%的硼砂混合液,合理的坐果密度為每個結果枝坐果1~1.5個。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如遇大風天氣,易造成大量落棗,落棗率可達55%。8月中旬噴布一次40~5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可使落果率下降到10%,萘乙酸的效果能維持30d,不影響正常采收。
3.4 及時防治病蟲害
棗樹發芽前刮除老樹皮,全樹噴布3~5。Be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蟲;5月上旬防治梨圓蚧和紅蜘蛛;4月下旬至5月下旬防治棗步曲、棗癭蚊、棗粘蟲、綠盲蝽等害蟲;6月上旬,棗樹“開甲”后,要及時防治甲口蟲灰暗斑螟。6月中旬開始防治棗銹病、輪紋病、炭疽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防治日本龜蠟蚧兼治梨圓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