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語文教學;辯論式教學;思考;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4(A)—0060—01
在語文教學提倡開放的今天,辯論以其獨特的優勢,迅速融入課堂,成為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為它既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加學生的信息輸入量,培養發展學生傾聽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臨場答辯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形成課堂教學的高潮。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如何實施辯論式教學呢?
一、開展辯論式教學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辯論式教學一改單向式交流而成雙向式、多向式交流,這樣,教學情境勢必更加和諧親切,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同時也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使得教學相長,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但課堂辯論也易出現眾說紛紜、難以收場的局面,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切合實際地開展辯論教學,使它成為深化中學語文教改的突破口,并為素質教育服務呢?
1. 選好辯題。選擇辯題是組織辯論式教學的重要步驟。好的辯題能夠讓學生想辯、愛辯、敢辯,有道理辯,辯得有意義、有價值。辯題要小切口,切忌大而空,避免學生無從著手進行辯論的尷尬。所謂“小切口”,是說辯題的選擇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其遵循的原則是時代性、可挖掘性。時代性是緊貼現實,緊扣熱點;可挖掘性是橫能古今中外,縱能尋根探源。如,學習了魯迅的《藥》,可設辯題為“治愚、治貧哪個更重要”;學了《鴻門宴》,可以用“是否以成敗論英雄”為主題展開辯論。這些辯題切口小,學生可將課文作為依托點,進而聯想社會現實,大大增強了辯論的趣味性。
2. 充分準備。以課外思考題的形式讓學生準備辯詞,然后把話題引進課堂。這樣不僅節約時間,避免冷場,而且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鍛煉了其寫作演講稿的能力。一般來說,把帶有分析、綜合性的話題放在總結課文這堂課上進行,以辯論形式分析,最后由師生共同得出結論比較合適。課后思考準備,課上辯論總結。
3. 巧設疑點。學生似懂非懂的問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廣有爭論的問題,都是設疑、質疑的重點,是確定辯題時可以考慮的內容。對這些問題的辯論,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辯論、解疑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匠心獨運的寫作方法,從而更好地正確理解課文。
4. 把辯論引入作文教學中,特別是引入議論文的寫作指導中。許多教師在給學生指導寫作時,習慣于給一段材料,出一個題目,提點要求,學生則當堂完成作文。學生經過短時間的苦思冥想匆忙敷衍,寫出來的文章自然缺乏材料和情感。如果有準備地組織好課堂辯論,理順學生議論文的寫作思路,那么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具體做法是選好題目,以順、逆相對的一組題目出現,以啟發學生的思路。
二、辯論式教學的作用
1. 在辯論式教學中,落實了讀的訓練。在課堂上,當學生就課文中的問題進行辯論時,他就需要從課文中尋找論點,這就促使學生要對課文進行研讀。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精讀”,在讀中揣摩、探究,尋找答案,提煉出自己所需的論點,最后再把找到的論點和同學一起交流,這樣就使“讀”在辯論式學習中得到了落實。
2. 在辯論式教學中,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辯論教學中,辯論的主要武器就是語言,辯論雙方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要通過語言說服對方。當然,辯論雙方要更好地說服別人,還必須認真傾聽對方的論述,因而辯論式學習還創設了一種有效的口語交際情境,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 在辯論式教學中,使課內外閱讀得到了有機的結合。學生為了在辯論中更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渠道查閱大量的資料。
4. 在辯論式教學中,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在辯論式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為論題大都具有挑戰性,所以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辯論中,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對他人的見解進行評價和補充,這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敏感的捕捉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辯論中,有時對對方所執的觀點要進行駁斥,所以在駁斥中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