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課改;繼承與發展;合作
學習;講解;教材;問題;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423.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4(A)—0024—01
—、繼承與發展的問題
新課程實施以來,確實在教師、學生身上發生了許多驚人的變化。但是,有一種傾向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即對傳統教學過分的批判與否定。我國傳統教學有許多很好的方法,如注重以舊引新,尋找新舊知識的關聯點和生長點;精心處理重點、難點知識,知識掌握系統完整等,不足之處是過于注重結論的記憶,忽視對知識發現過程和思維方法的探究?!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對改革目標描述中反復用了“過于注重”或“過于強調”的語句,如“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等,從中我們看出,此次新課改要改變的是原來課程實施中片面的部分以及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是在原課程基礎上的調整和改進,并不是要把原來的教學方法全盤否定。在實施中既要看到舊課程的不足,也要看到舊課程的優點,在繼承和發揚好的方面的前提下,糾正不足的方面,要防止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新課改絕不是一場針對傳統的革命,更不能說是一場徹底的革命,而是針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二、合作學習的問題
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弊詮倪@個理念提出后,“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的教學形式,便成了絕大多數教師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方法。不少教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追求所謂合作學習的形式,合作學習似乎成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標簽”,片面認為不采用合作學習,就不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筆者就合作學習談談自己的看法:一是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一味的獨立學習,不利于拓寬思路,不利于問題探討的多元化,一味的合作學習,必將削弱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形成一有問題就想合作探討的惰性。二是小組討論交流時要采用輪流發言式。即指小組成員圍繞一個中心問題輪流發言,一個都不能少。這種方式,使每個學生不得不參與思考、討論,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三是要以弱勢群體為中心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在明確合作探究目標時,要把焦點引向弱勢群體。
三、教師講解的問題
新課程實施以來,一些教師在上課中很怕“講”,“講”了,就怕別人說自己沒有新的教育理念,與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相悖,課堂教學中總是看到教師讓學生自讀、自悟,有問題互相解決,一堂課,教師總共才說了幾句話。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真的不需要講解嗎?我們認為,學生的知識層面、閱歷畢竟不足,他們很難從深層上挖掘文章、把握文章,這就需要教師的講解,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教師在講解的時候,關鍵是要掌握講解的時機與尺度,哪些問題需要講解,哪些問題不需要講解,什么時候講,什么時候不講,教師要深入地進行研究。所以,該講解的就應該講得清清楚楚,不該講解的一個字都不說,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完成。
四、使用教材的問題
新課改積極倡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實施中,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視教材為唯一的教學資源,不能靈活地處理教材;另一種則是進入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誤區,無論是公開課、觀摩課,還是研討課,聽課時我們發現教師更換了教材內容,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等同于“更換內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調換教材內容上,為什么換,說不出道理來,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如果說課程標準是課程的“靈魂”,課本則是課程的“肉體”。將課本視為唯一的、絕對的教學資源的觀念是不恰當的,而走向另一個極端的輕視課本甚至放棄課本的觀念更是不恰當的,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應建立在對教材編寫意圖的充分領會和對教學目的的準確把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