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鍵盤音樂;注意力;思維能力;學習
習慣;理想和品德;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95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4(A)—0064—01
千百年來,教育一直被認為是對人類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因素。由于教育過程的普遍性和復雜性,所以,人們普遍認同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而教而有法在教學實踐中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認同。這里所說的“法”可以被認為是方法,一個是教的方法,另一個則是學的方法,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互為存在條件。教法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訂,學法則是由注意力、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等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
注意力的培養
注意力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人的注意力是具有隨意性和偶然性的,因此,在課堂上要把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所要施教的內容中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首先要解決孩子看書的問題,其次要解決孩子能不能連續不斷地視譜的問題。當然,這個過程既要讓孩子仔細、認真地閱讀和認知,又不能傷及孩子的興趣和自信心。
人的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對人的體力消耗是很大的,一般小孩子的注意力最長能持續5至15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則需要放松和休息。所以,教師在上課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注意力集中,如果沒有,則需要設法調整。鍵盤老師在學生的學習初期,一定要用指譜、讀譜、拍節拍、手把手地練習手形等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是人腦借助語言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在智力的組成因素中,思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核心地位,因為觀察、注意、記憶、想象都是與思維密切聯系在一起的。鍵盤樂器的學習要求人要有手、眼、口、腦并用的“立體思維”能力。如:練習中學員要用眼睛盯住曲譜,大腦同時反映音樂的唱名、時值以及每一個音在鍵盤中的位置,幾乎在同時要由手奏出或用口讀出,這實際上是要求人要“一心多用”。“一心不可二用”是指人們要專心地做一件事情,但實踐證明,通過專門的練習則可以在某一領域做到“一心多用”。在普通人看來鋼琴演奏令人眼花繚亂,然而對于演奏者來說則是長期的科學訓練和有序的思維習慣的結果。
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關鍵,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說:“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樣的程度上,壞習慣就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夠用不斷增長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創舉,并使他達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鍵盤樂器對人的各個感知器官的要求很高。如:正確地用眼視譜的習慣、打拍子的習慣、大腦能在演奏中連續反應的習慣等等。從生理上講,人的左半部身體受右腦支配,右半部身體受左腦支配。在彈奏鍵盤樂器時左右手的單獨練習實際上是對人的兩個大腦半球的有序訓練,演奏音樂時左右手的協調配合實際上是兩個大腦半球的協調作用的結果。這就要求學生要認真、仔細地進行專業的左、右手練習,從而達到開發智力的目的。那么,教師對于初學鍵盤樂器的幼兒首先應教什么呢?筆者認為,除培養孩子的音樂知識和彈奏技能外,應著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小孩子已經習慣了自由而無拘無束的生活,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逐漸培養其懂規矩、守紀律的習慣,使其養成從小善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
理想和品德的培養
學琴,不僅僅是為了掌握一門技藝,同時也是提高孩子藝術修養、鍛煉孩子意志品質的良好途徑。好多家長反映孩子剛開始學琴時還有興趣,可是隨著學習的深入就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學生厭學的原因,若是確實沒有培養前途的學生就要及時和家長講清楚以免耽誤孩子其他方向的培養。一般來說 ,每天至少45分鐘的練琴對于任何人都是很難忍受的,從效果上一時也看不出有什么收益,孩子覺得練琴單調、枯燥,難以堅持,家長們也覺得學琴真的很不容易。因而,這就需要教師教育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讓他們了解沒有刻苦學習的精神是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品德的培養也很重要。現在的獨生子女們多數存在自私、怕吃苦和抗挫折能力弱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平時的教育中教師要適當地指出學生的弱點和問題并加以糾正,不能當老好人,這樣對孩子是沒有益處的。教育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絕對不能“虛”,任何“務虛”的教育都是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