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普通高中;教
學班;行政班;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4(A)—0021—01
新課程改革對培養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評價、課程管理都進行了較大調整,學校在課程管理上將實行學分管理,原來的行政班已無法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所以必須組建新的教學班。學校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形式,也由過去的行政班和教學班合一的單一形式,轉變為必修課實施時的行政班與教學班合一與選修課實施時的行政班與教學班并存的多種形式,涉及到課程的實施、學生的選課、學分認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務管理、政教管理、年級管理、班級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因此,如何在制度層面、在可操作性上落實這一教學組織和管理形式,是實施新課程改革時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需要探究的課題。
一、新課程改革與現行高考制度改革需同步進行
現行的高考制度是在比較單一的現行普通高中教材背景下產生的。高考范圍以必修課為準,有明確的《考試大綱》。學校教師根據《考試大綱》,考什么教什么,考多難教多難。但是,在新課程改革中,普通高中課程結構出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出現了在課程結構較為單一的背景下產生的現行高考制度與普通高中課程結構多元化發展趨勢之間的適應性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學生選課。在新課程改革中,學校通過學分反映學生的模塊修習過程和成績,學生學夠學分就能拿到畢業證。普通高中學生學夠學分的選擇標準主要有兩個: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所選課程是否在高考范圍之內,所占比例大小。如果所選課程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太小,學生也不會投入必要的時間和精力。這樣就會出現選的模塊越單一,教學可能越好組織,但有的學校就會出現學分造假的現象。因此,新課程改革必須要和高考制度改革同步進行。只有通過高考制度改革,才能進行新課程改革。
二、整合學校資源,提供物質保障
在新課程改革下,由于教學行政班的分化,原來在數量上能夠滿足教學活動需要的教室和實驗室等教學資源,現在則顯得非常緊張。首先,以教室為例,如一個行政班分化為兩個教學班,就意味著教學場地需要增加一培,而這是一般普通高中難以承受的。其次,學校規模較大,如我校教學班每級至少20個,較大班額的行政班分化成班額較小的教學班后,在面積較大的教室內開展教學活動,也是對教學場地的浪費。如果對這樣的教室進行改造,則會給學校帶來更大的壓力。最后,以師資為例,行政班的分化意味著教師絕對數量或教師工作量的增加。不論是教師絕對數量的增加還是教師工作量的增加,學校都必須投入更多的經費。學校可能由于辦學經費緊張和教學場地緊缺的原因,就會人為地控制行政班的分化。這樣,不利于教學班的教學與管理。甘肅的普通高中大多負債辦教育,現有設施勉強能夠滿足普通高中教學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而新課程改革對學校硬軟件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實施高中標準化建設。而事實上,甘肅的學校離國家教育部要求還相差甚遠。因此,追加用于新課程改革的專項教育經費投入,為新課程改革下教學班教學管理和學生學分管理提供足夠的教育經費支持,保證教育資源能夠滿足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是解決教育資源不足的關鍵。
三、加強教師培訓,為新課程改革提供合格師資隊伍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同時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政策。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二是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三是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四是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社區型的開放教師。為此,普通高中教師培訓可采用以下方式:省級課程專家對普通高中教師進行專題培訓;普通高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離職培訓,返校后對本校教師進行校本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