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以下簡稱“黨建體系”)經過五年的建設,形成了“管理規范化、控制程序化、運行信息化、考核標準化、改進持續化”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提升了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但是,隨著黨建體系建設不斷深入,操作不夠簡便、程序不夠完善、標準不夠科學等一些實際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對黨建工作質量和效率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峰峰集團堅持把“管理規范化、控制程序化、運行信息化、考核標準化、改進持續化”作為深化黨建體系建設的著力點,將創新、完善貫穿始終,黨建體系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較好地提升了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黨建體系“五化”的具體作法
一是管理規范化。
峰峰集團黨委在黨建體系建設中,根據黨建體系的理念和方法,對黨建重點工作標準、操作過程、質量記錄等都進行了規范,使規范化建設又邁上了新的臺階。主要體現在:
工作標準規范。結合實際確立了黨建工作方針,以此制定了“黨組織建設好、領導班子好、員工隊伍好、運行機制好、工作創新好”的“五好”黨建工作目標,并分項細化成23項小目標,每個小目標都有具體的標準和要求,為各單位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落實黨建目標提供了努力方向。結合ISO9000族標準的要求,把黨建工作的制度、規程進行了整合優化,將黨建工作歸納為自身建設、決策、領導和支持群眾組織工作、穩定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和臨時性工作等七大過程,明確了各過程實現的途徑、標準和方法,使規范化與可操作性得到有機統一。
過程操作規范。通過強化黨建體系的再貫標、再學習力度,使大家運用黨建體系的理念和方法的自覺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即按照“做什么、為什么做、誰來做、何時做、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的“5W1H”管理要素去策劃黨建工作,按照“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PDCA”過程控制要求和“寫所需、做所寫、記所做、審所記、改所審”的五步控制法,實施黨建工作,使黨建工作過程按照規定的標準、程序和要求規范運行,減少了工作中的偷工減料和隨意性等問題。
質量記錄規范。從便于掌控,減少繁雜記錄,又不影響工作質量的角度,積極探索了質量記錄控制的有效途徑,專門制定了《黨建體系工作質量記錄規范》,包涵了記錄本規范、表單記錄規范和評審記錄規范在內的69種常用的工作記錄表單,并根據不同部門的掌控范圍,進行編號,實行編碼管理,方便了檢索和運用。特別是將基層黨支部的十幾種記錄本優化為四本兩冊一表,既減輕了負擔,又提高了效率。
文件管理規范。對文件(資料)管理職責、文件編號、文件編寫、發放、更改、作廢等都作出詳細的規定,使得文件管理實現了標識清楚、裝訂有序、整齊劃一。
二是控制程序化。
峰峰集團在實踐中,通過不斷消化吸收借鑒和對黨建各類資源進行充分整合,使程序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工作程序建設。為促進黨建工作七大過程順利實施,確保“五好”目標實現,分別制定了七個相應的工作控制程序,對各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職責以及如何實施等,在程序上作出明確規定,規范了工作的開展。
應用程序建設。對文件管理、內部審核、不符合項控制、工作改進等八個方面的黨建工作如何管理,都相應地制定了控制程序,對黨建工作過程起到較好的監督、保證和促進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黨建七大工作過程的順利實施。
工作流程建設。為便于作業指導書落到實處,對涉及黨建七大過程的50項具體工作,都繪制了工作流程圖,把各項工作開展的步驟、要求標準和控制的重點,用直觀、簡潔、明了的圖示方法表示出來,使日常工作都有了詳細的操作規范,成為開展工作的路線圖,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實現了工作過程的程序化控制。
三是運行信息化。
近幾年,峰峰集團把提高黨建體系的運行效率作為重點,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好的成效。借助互聯網信息傳輸快捷、運行可視直觀的優勢,開發設計了符合集團公司黨建工作特點、與0A辦公自動化相對接的黨建工作網,各職能部門和支部通過網絡終端連線入網,實現網絡傳輸黨建資訊,組織黨建網絡論壇,開展網上工作交流,開辟網絡電教課堂,這樣就使得黨建體系日常的運行情況,通過以數據傳輸的方式,將照片、影像和相關資料及時在網絡上反映出來,不僅拓寬了對基層支部工作過程監控的途徑,而且也為基層支部騰出精力做好其他工作留出了空間。
四是考核標準化。
檢查考核是促進工作落實的必要手段,工作考核標準化則是增強考核效果的基本要求。在實踐中,峰峰集團圍繞促進黨建年度工作目標的落實,按照黨建體系的基本理念要求,對黨建工作各項目標逐級進行細化量化,并列出任務和時間控制表,將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頭,將目標落實到黨支部、黨小組和每個黨員,做到“時時有標準、處處有標準、人人有標準”,較好地解決了標準定性多、定量少、不便操作、不便考核等問題。同時,按照細化量化的標準,通過日常的監督檢查、定期的內部審核和對“基層黨委、黨支部、黨員和各職能部門”的“三級四層”目標管理考核等辦法,促進了工作落實。比如,對“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考核評價中,將各階段工作細化、量化為5大項34小項59個控制點,將“四好”目標細化為12項25條具體標準,并每年根據活動情況進行改進和完善,形成了“融入中心,細化標準,持續改進,常抓常新”的創建機制。
五是改進持續化。
實現工作的持續改進,應有科學的管理機制作保證。在實踐中,經過不斷探索完善,形成了內審自我對照檢查、外審監督檢查、單位間相互交流檢查和年度管理評審的“四位一體”持續改進工作機制。通過定期對黨建體系和黨建重點工作內審、外審和管理評審,對發現的不按標準落實,不按程序運行和黨建體系不夠完善等近200余項不符合項,都及時采取了糾正或預防措施,并進行跟蹤驗證,使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在審核中,重點抓好分析和評價工作現狀,識別需要改進的環節;確定改進目標;確定改進措施;實施整改措施;驗證、分析和評價實施的結果,確定改進目標是否實現等五個環節,使黨建工作按照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PDCA”閉合循環進行,使前一個改進的結束,成為后一個改進的開始,工作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再解決”的循環軌道上形成了不斷改進不足、不斷創新前進的螺旋式上升的生動局面,有力地促進了工作不斷深入開展。
建設黨建體系“五化”的成效
一是較好地解決了隨意性問題。
過去黨建工作在程序的規范化等方面存在不夠完善的問題,工作質量受人的素質和能力影響較大。黨建體系的“五化”建設,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應用其程序控制和過程控制的要求,按照“PDCA”閉合循環和“5W1H”管理要素,對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每一步流程都進行細化,工作的規范性得到進一步提高,較好地解決了隨意性的問題。比如:在選拔任用高中級管理人員方面,按照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從民主推薦、預備人選的確定、組織考察,到會議集體研究、任前公示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嚴密的程序和具體的標準,較好地規范了工作。同時將工作過程記錄下來,作為驗證的證據,避免了黨建工作“偷工減料”和打“任意拳”現象的發生,促進了黨建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
二是較好地解決了落實難的問題。
過去黨建工作存在定性多、量化細化不夠等一些問題,一些工作落實的質量不好衡量,使工作的質量大打折扣。黨建體系的實施,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如:圍繞黨建的“五好”目標,結合年度公司質量目標和生產經營任務,將年度黨建工作目標量化、細化,成為便于測量和考核的具體指標,黨委工作每月按“凡事必規定”的要求,列出重點,同時,為了“規定必執行”的落實,將重點工作列出任務和時間控制表,將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頭,將目標落實到黨支部、黨小組和每個黨員,并通過兩級職能部門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和定期的內部審核、外部審核以及績效考核等辦法,促進了工作落實。
三是形成了一套抓黨建工作落實的長效機制。
應用黨建體系閉合循環和持續改進的特點,使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按照“凡事必規定、規定必執行、執行必記錄、記錄必考核、考核必有效、有效必鑒證”的理念和它的“以黨建工作對象為關注焦點”、“過程方法”等原則和方法以及程序化控制、標準化考核、持續化改進的作法,使黨建工作形成了一種持久的落實力和與時俱進的創造力,成為一種不斷提高黨建工作質量的管理機制,為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找到了一條可行之路。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