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可能通過總量監控,允許與貿易有關的人民幣購售、融通、拆借,以部分解決當前人民幣缺乏投資渠道的問題
《財經》記者 胡敬艷 實習記者 王培成
一份涉及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范圍擴大及配套措施的文件(下稱新辦法),近期已上報決策高層。
據接近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人士透露,如果文件通過,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范圍將擴大至20多個省份,其中包括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和溫州等城市;新的辦法有望不再采用企業試點方式,而是試點地區所有外貿企業均有資格申請人民幣結算;境內資本項目投資進一步放開的可能性極大。
根據慣例,此項工作應由央行牽頭,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銀監會共同參與。如果順利,新辦法有望在4月下旬或5月初出臺。
《財經》記者就此向相關部門求證,答復是新方案很具體、較復雜,難以籠統概之,暫不能做過多介紹。一位商業銀行人士則表示,新辦法帶來的變化可能會很大。
4月19日 ,央行副行長蘇寧在《中國金融》撰文披露,下一階段,央行將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加強有關部門與地方政府協調配合,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范圍,完善配套措施,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長三角地區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工作,便利跨境投融資。這與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的新辦法可能采取的措施基本一致。
據《財經》記者了解,新辦法將按照國際市場通行慣例,設計人民幣貿易結算的辦法和制度。其中關鍵原則是,外幣可以做的,人民幣亦可以做。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有可能通過總量監控,允許與貿易有關的人民幣購售、融通、拆借,以部分解決當前人民幣缺乏投資渠道的問題。
新辦法中,有關方面建議央行采取事后檢查的辦法,審核人民幣跨境流動的貿易真實性,違規企業將受到處罰。按此思路,央行會監督、控制人民幣的跨境流動,但對于人民幣出境后如何使用,央行目前尚未提出明確對策。
接近央行人士表示,人民幣結算范圍將覆蓋整個貿易領域,外貿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切實需要,選擇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
此外,參與新辦法討論的有關人士稱,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對外擔保等創新業務也將適時推出和推廣。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已成為商業銀行必爭之地。相對于失去的外幣匯兌收益,由此而產生的新客戶和新業務品種帶來的利益更大。
中國銀行國際結算部總監程軍對《財經》記者表示,對外貿客戶除了提供傳統國際結算的信用證、托收、保函、匯款等服務,也提供人民幣融資。
根據蘇寧披露的數據,從去年7月試點辦法施行到今年2月底,全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達到了116億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向《財經》記者表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推出,國際國內反應熱烈,但具體業務清淡。
從地區反應來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表現為冷熱不均。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對《財經》記者表示,廣西、云南邊貿、港澳地區,對人民幣接受程度高。
但“金磚四國”中,除巴西外,俄羅斯和印度熱情并不高。
根據相關數據,黑龍江省自2003年推行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試點至2008年,通過銀行辦理的邊境地區本幣結算業務中,盧布結算量占99.6%。2009年上半年,結算幣種中美元約占89%,盧布約占11%,人民幣占比微乎其微。本幣結算業務呈現出“畸形發展”與“盧布一邊倒”的特征。
因人民幣和盧布之間尚未形成直接的市場匯率,無官方匯率,在中俄兩國銀行的清算系統中無法對日間業務進行直接清算,仍需通過第三國貨幣美元進行套算。印度的情形與此類似。
人民幣接受意愿低的核心因素,是境外企業缺乏人民幣來源和運用渠道。此外,業界人士告訴記者,在國際貿易中,企業之間以何幣種進行貿易清算,相對強勢一方顯然更具發言權。
一位商業銀行人士認為,雖然人民幣相對穩定,有升值預期,但要對人民幣頭寸進行管理,要了解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的波動,控制匯率風險。
目前的試點局限于國際結算業務經驗豐富、資信良好的企業,人民幣貿易結算反洗錢壓力不大,一旦全面鋪開,應對反洗錢的壓力將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