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電動汽車為何沒空間等五則
低價電動汽車為何沒空間
在比亞迪憑借電動汽車技術研發博得沃倫·巴菲特等國際投資力量關注時,在山東高唐縣,有人試圖憑借低端技術介入低端電動汽車市場,以分享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塊蛋糕。這個人便是有“農機大王”之稱的時風集團董事長劉義發。
年銷售額逾200億元的時風集團是中國最大農用車制造商。2007年,劉義發開始研發以鉛酸電池驅動的低端電動汽車,時速不到50公里,續航里程不足200公里。
你很難想象,這款安全性有待檢驗、電池使用壽命通常不到三年的簡陋車輛,會得到市場擁護。而劉義發曾樂觀估計,五年內這類產品的需求可能高達1000萬輛以上。他為這款車重新設計了80%以上的零部件,前期投入了8000萬元左右。
“球球”在局部地區被證明成功的原因很簡單:滿足了城鄉結合部農村人群的使用需要。他們對車輛的使用要求不高,一般只是用做近距離代步工具。“球球”售價僅兩萬余元,其使用成本也低得驚人,僅相當于燃油車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使用也非常方便,利用家用電源即可充電。
對于這種低速電動汽車,有業內人士呼吁國家放寬政策,準許其存在,并加以規范完善。但到目前為止,類似于“球球”這樣的低端電動車由于遠遠達不到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因此得不到合法的汽車身份。只能“在批準的區域、范圍、期限和條件下銷售使用”,即作為場地車在封閉場所使用,不得上公路。
由于行業標準缺失,而市場又客觀存在,大量作坊式山寨加工廠為了賺“快錢”,紛紛低成本拼裝電動汽車,不僅質量及使用壽命堪虞,而且安全性得不到起碼保障。但由于極度“廉價實用”,這種車竟也賣得很好。不少山寨工廠老板借此賺得盆滿缽滿。
對于想要尋求長期發展的時風而言,由于投入了過高的研發成本,利潤空間反而不及山寨工廠,加之政策之劍高懸頭頂,令劉義發看到巨大的市場空白也不敢繼續投入。
今年3月,《財經》記者在山東高唐縣時風工廠里見到,昔日曾經火熱一時的生產線已經停滯,劉義發在游走于政策制定部門間無果之后,決定暫停一切研發生產活動,僅留下五輛樣車用作測試。
快報
武鋼50億美元巴西合資建廠
武鋼集團將與巴西公司合資50億美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州阿蘇港(Acu)工業區共同建設一家鋼鐵廠并擁有其70%的股份,巴西首富翁艾基·巴特斯達(Eike Batista)旗下的物流企業LLX將持有其余30%的股份。
黑石6億美元下注壽光
以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為主體的香港地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籌備在香港上市。
黑石牽頭的基金,將在壽光物流園香港上市之前,對其進行大約6億美元的投資,占壽光物流園30%的股權。
廣汽集團重組民企吉奧汽車
廣汽集團和民營背景的吉奧汽車已達成收購意向,將于4月26日在杭州簽訂協議。
這是繼重組長豐汽車后,廣汽又一起國內重組事件,也是國內汽車行業首個國有企業重組民營企業案例。
他說
吳敬璉:低碳經濟急需國家規劃
4月20日,經濟學家吳敬璉出席“第六屆中國能源投資論壇”時表示,走低碳經濟之路已經別無選擇。
他認為,需要國家層面的規劃、規范,來避免出現以低碳經濟為名一哄而上爭取項目和投資,隨后又一哄而散的現象。
劉明康: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炒房
4月20日,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明康講話強調,要積極貫徹國家調控政策,加強土地儲備貸款管理,嚴控房地產開發貸款風險;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精神,實行動態、差別化管理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各大中型銀行還要按季度開展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