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和團進京
1900年6月13日,義和團進入北京內城。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是在山東、直隸等地區長期秘密活動的民間組織。義和團以畫符請神等方式秘密聚眾,并宣稱加入其中的拳民可以刀槍不入,不畏洋槍洋炮。
義和拳最初的口號是“反清復明”,但隨著清政府對義和拳的態度由鎮壓改為招安、利用,義和拳得以改名義和團,其口號也改為“扶清滅洋”。義和團仇恨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物,團民入城后,開始搶奪教民財物,屠殺教民和洋人,與清軍共同圍攻外國使館。
“戊戌政變”后,慈禧太后意欲廢黜光緒皇帝,另立新君,但各國駐華公使紛紛反對,這一轉折讓慈禧憤怒異常,再加上一些滿清大臣受到義和團蠱惑,深信拳民都能刀槍不入,于是,清庭在6月21日正式下詔,向各國宣戰。這導致各國集結聯軍,意圖解救被困在使館等地的外國人。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途中,義和團毫無抵抗能力,8月16日北京城被占領。慈禧與光緒在城破之前已倉皇逃往西安,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中俄蒙協約》簽訂
1915年6月7日,中、俄、蒙三方代表在恰克圖簽訂《中俄蒙協約》。條約簽署后,中國實際喪失了外蒙古領土的主權,只留下徒有虛名的宗主權,沙俄在外蒙的權益和實際統治地位得到保護和確立。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沙俄向中國東北擴張計劃未能得逞,于是將注意力轉向蒙古。中國內部的政局動蕩更為沙俄在蒙古擴大勢力提供了絕佳機會。20世紀初,清政府開始對邊疆進行內地化改革,并遷移漢人進入蒙古墾殖,這導致外蒙古上層強烈不滿,辛亥革命爆發后,部分蒙古王公在沙俄的暗中支持下,于1911年12月16日宣布成立“大蒙古國”,使外蒙地區實際脫離中國。
1913年11月5日,沙俄迫使北洋政府簽訂《中俄聲明》,承認外蒙古所謂的“自治權”和沙俄對外蒙古的實際控制。1914年9月8日,中國的北洋政府派出全權專使畢桂芳等人,與沙俄、蒙古代表在恰克圖舉行會談。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協約》簽訂。雖然協約仍規定外蒙為中國領土,但中國只享有宗主權,只能象征性地向外蒙派駐官員和少量駐軍。
福利分房謝幕
1998年6月15日至17日,全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與住宅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宣布1998年下半年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中國的住房制度改革始于1980年鄧小平關于住房問題的講話。當時,鄧小平提出“城鎮居民個人可以購買房屋,也可以自己蓋。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梢砸淮胃犊睿部梢苑制诟犊睢?。此后,住房制度改革開始經歷了試點售房、提租補貼、以售帶租等改革階段。
1994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最初的改革目標突出了房屋的民生和保障性特征,明確表示要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為對象、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經濟適用住房供應體系和以高收入家庭為對象的商品房供應體系。
但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后,出于擴大內需應對危機等目的,住房改革開始被過多地賦予拉動經濟的功能。在1998年的全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與住宅建設工作會議宣布停止實物住房分配后,同年7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福利分房的歷史正式結束。
福特汽車公司成立
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創立福特汽車公司。起初,公司的營業狀況乏善可陳。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了面向普通大眾的T型轎車,銷量節節攀升。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福特在1913年開始引入流水線作業,并對其流水生產線不斷進行標準化革新。
大規模流水線生產作業帶來工業生產方式上的革命,福特公司也因此連創世界汽車工業時代的生產紀錄。1920年2月7日,1分鐘就可以生產一輛汽車;1925年10月30日,10秒鐘就可以生產一輛汽車。T型轎車在停產前,全世界銷量達到了1500萬輛。亨利·福特被譽為“給世界裝上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