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的變革
隨著冷戰的結束,德國空軍開始減少它的規模,以使得空軍能夠適應新的形勢。德國裝備了137架“臺風”戰斗機后,它提出要將自己的采購數額轉讓給其他國家,從而壓縮開支。
未來戰爭,太空還是網絡
在信息化時代,戰爭的制勝權不再是單維的線性延伸。透過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散去的硝煙,我們可以看出:僅僅擁有某一領域的單維優勢已不足以克敵制勝,真正的“制高點”在于集網絡優勢、太空優勢、信息優勢于一身的制全維權。
探尋中國兩棲攻擊艦
當前我國的兩棲作戰艦隊雖然規模龐大,其登陸方式依舊是沖灘登陸,即登陸艦需要靠近至距離海岸線幾百米甚至幾十米處,才能張開艦首的“大嘴”實施登陸。這樣的兩棲作戰方式不但受到戰區海岸線地質狀況的限制,而且登陸艦往往會遭受到敵方海岸防御火力的打擊。
印度部署導彈防御系統
印度是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后第4個具有反導能力的國家。本世紀初,在以色列、法國以及美國的幫助下,印度開始在“大地”戰術彈道導彈和“綠松”陸基預警雷達的基礎上研制自己的彈道導彈防御系統。
臺軍秘密部署150枚中程,對準北京
馬英九“總統”上任后,兩岸關系逐漸和緩,并積極展開ECFA的談判,但臺灣吃大陸豆腐的心態一直沒改,尤其是軍事準備有條不紊地進行。
據臺灣媒體報導,“國防部”一直在秘密研制射程長達2000公里,可以攻擊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的中程地對地導彈。原定試射時間本在今年9月到10月之間,但由于兩岸要在六月份簽訂ECFA,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軍方趕在6月2日至4日這幾天內進行試射。
臺中程導彈采固態燃料推進,外型類似“天弓三型”防空導彈,彈頭不超過300公斤,采用高爆性炸藥,射程達到2000公里左右。 由于國防部評估,要攻擊大陸的相關重要戰略目標,每處必須發射6枚以上,加上安全存量,估計至少需要部署150枚,才能產生相當的嚇阻作用。
日本要將防空識別圈擴至臺灣門口
日本防衛省近日宣布,將重新設定日本最西端沖繩縣與那國島周邊的防空識別圈,將目前穿過該島上空的防空識別圈擴大到周邊靠近臺灣一側的海面上。防衛省正在加緊作業力爭在6月底前修改相關訓令,并已通過外交途徑向臺灣方面做出解釋。
防空識別區指的是一國基于空防需要,所劃定的空域,以利軍方迅速定位管制。防空識別區與飛航情報區并不一樣,所劃定的區域也不一定相同。防空識別區通常以一國領海基線為基準,向外擴張幾十至數百海里不等,通常會達到其雷達能搜索的最大距離,是一個比專屬經濟區更大的范圍。 日本共同社報道,由于臺灣實際上未將與那國島周邊劃入防空識別圈,預計日方此舉能夠得到臺灣方面的理解。
美軍特種兵潛入伊朗
別以為美國習慣于硬碰硬,來陰的也是它的長項。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已經簽署秘密指令,批準向中東、中亞及“非洲之角”的友好國家和敵對國家派出特種部隊,開展監視和偵察行動,包括收集機場、橋梁和海灘信息,以備軍事行動所需。
為了保護美國軍人的安全,美國沒有公開美軍在這些國家如何部署的細節。從這份長達7頁的文件看來,授權在伊朗的特種行動已經開始,可能主要是搜集伊朗核計劃的情報,確定將來發動軍事行動時或許有用的伊朗反對派組織。
與中情局的間諜活動不同,這種秘密軍事行動不需總統批準,也無需定期向國會報告。但五角大樓表示,任何重大行動都將由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后才能實施。
印度導彈明年飛遍五大洲
印度發射導彈來癮了,繼3月連續發射幾次導彈后,明年還準備試射射程5000公里、可攜核彈頭的“烈火”-5型彈道導彈。“烈火”-5型導彈是印度最具野心的戰略導彈計劃,發展成功后,將使印度躋身具有洲際彈道導彈能力的國家之林。
報道說,印度預定明年上半年展開試射。“烈火”-5將是印度首款由筒射導彈發射系統發射的公路機動彈道導彈,由于可透過公路運送到印度境內不同地點發射,除北美和南美外,“烈火”-5將可鎖定各大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