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轉給筆者一封電子郵件,標題為“發現一個大美女政客”,點開附件中的照片才發現,這個“大美女政客”指的是安娜貝爾·樸。美女確是美女,但算不算政客呢?曾有媒體說她是下一個麥凱恩,如此看來她的“政治潛力”不可小覷。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她發起的咖啡黨在美國迅速蔓延,她就像攪動杯中的咖啡一樣,輕而易舉地攪動了美國。
呼吁美國人醒過來、站起來
5月23日,猶他州的咖啡黨人在鹽湖城聚會,盡管天氣不太好,但這并沒影響他們對于政治的熱情。咖啡黨的口號就是“醒過來,站起來”,如果美國人對美國的現實不滿,想謀求改變,是可以通過眾人的努力而做到的。“政府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應該是我們的意志的體現”,相對于茶葉黨對奧巴馬的嗤之以鼻,咖啡黨顯然是個改良派,認為政府是可以被改變的,就像咖啡的味道是可調的。
咖啡黨人在鹽湖城的州政府前豎立標語牌,寫道“銀行不是賭場”,來表達對于政府財政改革的不滿。組織者曼迪·帕里什說:“我覺得現在的政治文化是非常分裂的,政府要為多數人的利益服務,而不是為大公司、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服務。”
3月13日,曼哈頓洛克菲勒中心的咖啡店里聚集了一群30歲至50歲的中年人,他們彼此介紹后,開始宣讀一份“文明誓約”:“我尊重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我尊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們……”與此同時,在全美44個州的400多個地區,類似的聚會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這一天是美國首個“咖啡日”,也是美國咖啡黨運動正式誕生的日子。
咖啡黨興起于社交網站Facebook。41歲的發起人韓裔美國紀錄片制片人安娜貝爾·樸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上這樣寫道:“讓我們組建一個咖啡黨,一邊喝著卡布奇諾,一邊來場真正的政治對話。”沒想到她的即興之舉竟然引起眾網友附議,一個“加入咖啡黨運動”的Facebook粉絲頁面和網站迅速成型。兩個多月后,咖啡黨人已經開始在鹽湖城等多個美國城市開始表達他們對于政府改革政策的看法,依然是以平和、理性的方式,就像喝咖啡一樣。所以,安娜貝爾一直很自豪地說,咖啡黨是“草根政治”,有數十萬人加入。
一個女移民的心路歷程
安娜貝爾·樸出生在韓國首爾,9歲時和家人移民美國,或許是對移民經歷與生活的感同身受,她拍攝了紀錄片《9500自由》,這部片子開始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獨立電影院線放映。為什么在亞利桑那州放映?因為這里完全不顧頂頭上司(奧巴馬)就是個移民,執意通過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酷移民法案(SB1070法案)”,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調侃說:“我給亞利桑那州長辦公室打電話,留言提示請我選擇語言,按1是英語,按2是英語,按3還是英語。”
安娜貝爾把紀錄片的鏡頭對準了弗吉尼亞州的威廉王子郡,她覺得事情在那里被本末倒置了:“事情是這樣的,金融危機中多少投資失敗,多少財產貶值?使得那里的小商業關閉率高出以往6倍,政府只好提高稅率,但同時,投向治安、教育等公共服務的錢越來越少,最后,他們只能把矛頭指向移民,覺得一切都是移民的錯。”而威廉王子郡的人們,正在聯合起來,抵制政府那些愚蠢的移民政策,其中有知名的博客作家、電視制作人、居家媽媽等等,影片顯示了一個小地方的政府在那些反移民主義者的惡毒騷擾和攻擊之下是多么的脆弱,他們通過網絡等方式恐嚇、威脅地方政府的立法者和市民,“在講述一個失去了核心和靈魂的社區的故事”。
1978年,還在上小學的韓素賢隨家人移民美國,并且換成了東西合璧的全名:安娜貝爾·樸。后在英國牛津大學學習期間,安娜貝爾因劇本寫作獲獎而成名,成為了一名紀錄片制作人,并長期擔任《紐約時報》的分析家。如果說美國媒體一直把政治意見比較保守的茶黨看做是共和黨的支持者,那么咖啡黨無疑是傾向奧巴馬多一些,強調和政府合作,或者說,通過一些和平、理性的方式來改變政府。安娜貝爾·樸很喜歡奧巴馬,當奧巴馬還處在令人疲憊的選戰之中時,安娜貝爾就是奧巴馬競選團隊中“網絡宣傳視頻制作組組長”,我們在youtube上面看到的奧巴馬咧開嘴笑著說“我們會改變這一切”的片子,正是出自安娜貝爾之手。然而,一切似乎都并未改變。
安娜貝爾支持奧巴馬的原因,或許沒有比“感同身受”這四個字更準確的解釋了,同樣的移民背景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共鳴,她為奧巴馬制作的所有視頻,都是自掏腰包的,僅僅因為她相信奧巴馬可以改變美國。安娜貝爾甚至邀請自己的母親出現在短片中說:“我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的人是奧巴馬。佩林那個女人讓我感到不安。”但從結果來看,安娜貝爾顯然是覺得奧巴馬并未做到,否則她就不用再多組織一個咖啡黨了。
在美國,這種政治理想的幻滅恐怕已經是一種家常便飯,安娜貝爾當然也不是第一次嘗到。1991年,安娜貝爾就加入了民主黨,她此前一直都是希拉里的鐵鋼粉絲,這也很容易找到一個原因:同為女人。然而,安娜貝爾覺得奧巴馬才是改變美國的最佳人選,但恐怕這一次她又要失望了,因為就算力圖改變的奧巴馬身后有很多支持者,但利益集團顯然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咖啡黨與茶葉黨的倚天屠龍記
你選擇咖啡還是茶?這是很多美國媒體在提到咖啡黨與茶葉黨之爭時使用的標題,美國的兩黨政治已經分裂到了貫穿社會的地步,無論是職業政客們委身的民主黨和共和黨,還是草根活躍分子們的茶葉黨和咖啡黨,到處都在上演著“倚天劍和屠龍刀誰更鋒利”的老套故事。
在歷史課本中總是會看到這樣的話,某某派失敗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并不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統一綱領的政黨,而僅僅是一個自由、松散的團體,非常容易分化。這恰恰也是咖啡黨所面臨的問題,所以美國媒體在提到咖啡黨的時候,總會覺得他們只是聚在一起喝喝咖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