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X-51試飛能夠獲得成功,那么奧巴馬總統就能夠做好準備,接受具有革命意義的超燃沖壓動力常規武器“全球快速打擊”導彈。
這種超燃沖壓導彈從加利福尼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后,可在60分鐘內,利用其極強大的動能沖擊波攻擊地球上任何目標。
今年4月,美國研制的人類首架太空戰斗機X-37B成功發射升空,從此美國正式進入空天武器時代。而現在,美國正研制的X-51超燃沖壓長航時飛行器也成功起飛,這又為美國提供了新的“全球快速打擊”能力。
不可思議的發動機
現在的航天飛機飛行頗為壯觀,但它只代表了過去的技術。超燃沖壓發動機則是代表了未來的推進技術。與火箭發動機不同,超燃沖壓發動機是空氣噴氣發動機系統——不用攜帶重達數噸的氧化劑,直接從大氣中吸入氧氣,使飛行器達到接近火箭發動機的速度和高度。
傳統噴氣式發動機內部的氣流必須保持在次音速水平,才能使空氣在幾十個渦輪葉片旋轉的過程中維持燃燒。即使一架飛機以超音速飛行,傳統噴氣機中的氣流也必須降到亞音速的速度。而超燃沖壓發動機的情況則正好相反。超燃沖壓發動機沒有運動部件,氣流通過時必須保持超音速的流動速度。超燃沖壓發動機最終可使飛行器達到極超音速近太空速度和高度,就像高性能噴氣式發動機將英法聯合研制的中長程超音速客機“協和”飛機送至高層大氣一樣。
X-51飛行器是由包括美國空軍、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波音幻影工作室以及普拉特惠特尼公司聯合研制。
由B-52H轟炸機從4.9萬英尺(一英尺合0.3米)高空釋放之后,X-51飛行器將由固體火箭發動機直接提供燃料。通過輕微旋轉保持穩定后,每個X-51飛行器將爬升至約1.8萬米高空,時速達到4馬赫。在這里,固體發動機將被分離。緊接著,在超燃沖壓發動力的推動下,X-51飛行器爬升至約3萬米高空,時速達到6.5馬赫——時速超過4000英里。
美國的野心
自20世紀末以來,美國國防部就著手研究未來遠程攻擊武器平臺的各種候選方案,旨在可以實現在數分鐘內攻擊全球的任何一個高價值目標。80年代中期,里根總統呼吁研發X-30國家航空航天飛機,該飛機由超燃沖壓發動機驅動,能夠在3小時內從紐約飛到東京。盡管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空軍和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從未研制出可飛行的飛機,但他們開拓性的科技使超音速燃燒沖壓噴氣發動機推進系統成為了現實。老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繼續發展里根的科技工作。奧巴馬政府也批準發展超燃沖壓發動機導彈,以增加戰略打擊的選項。
隨著作戰需求的不斷明確,X-51驗證機在關鍵技術方面不斷成熟,如果X-51技術獲得成功,那么奧巴馬總統就能夠做好準備,接受具有革命意義的超燃沖壓動力常規武器“全球快速打擊”導彈。這種超燃沖壓導彈從加利福尼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后,可在60分鐘內,利用其極強大的動能沖擊波攻擊地球上任何目標。
這種新能力將賦予美國一種新式常規武器快速攻擊武器系統,可用于隨時攻擊優先項目,并可提供不完全依賴彈道導彈的威懾力。“全球快速打擊”超燃沖壓導彈飛行時速可達4000英里,與其他次音速巡航導彈相比,它們可更迅速地攻擊從恐怖分子或伊朗和朝鮮來襲的導彈。1998年,克林頓總統下令利用海軍“戰斧”巡航導彈攻擊本·拉登,但僅數分之差,便使攻擊目標逃之夭夭。這一事件就說明了美軍對“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需要。
美國國會在2007年11月11日就對2008年軍事預算進行修正,決定在4600億軍費開支中,特別撥款1億美元用于發展“獵隼”太空攻擊武器,用于從大氣層邊緣的亞軌道高度以至少6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速度飛行,精確攻擊全球范圍內的任何目標,并具有發射衛星和反衛星武器的能力,X-51A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種高超音速飛行器在大氣層邊緣上飛行,高度遠遠超過現有防空導彈的射高,也超過了現有戰斗機加空空導彈的射高,高達7倍音速的超高速也遠遠超過現有導彈技術的截擊能力,基本上回到60年代初SR-71“黑鳥”悠游高空的光景。由于它的超高空和超高速,投下的炸彈將天然具有極高的動能,較小的炸彈就可以具有極大的威力,對于深藏地下的硬目標尤其有效。
X-51已然代表了世界航空技術的最前沿,中國對高超音速飛行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雖然它離實戰化還有很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