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陳皮去口中苦澀
我患慢性胃炎兩年多,經中西醫治療基本治愈。近兩個月口中苦澀味逐漸加重,清晨起床后尤其明顯。取扁豆25克,大棗20克,陳皮、白芍各5克。將扁豆、大棗洗凈,與白芍、陳皮同放入沙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500毫升,稍冷后服用。在此期間,我注意不吃辛辣食物,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連服了10天后,口中苦澀味漸去。
廣西靈川陳燕炳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中醫認為,口苦多見于膽道或胃炎急性發作期;口澀是指舌頭少津干澀,且伴有味覺降低之表現,多與脾虛胃弱有關。
上方中,扁豆性平、味甘淡,是健脾化濕良藥,治療脾虛濕盛所引起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癥效果不錯;陳皮辛散通溫,能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主治胸膈滿悶、不思飲食等;大棗味甘,可補中益氣、養血補虛,主治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大棗配陳皮,治慢性胃炎、胃痛嘔吐有較好療效;白芍味酸性微寒,能養陰柔肝,與大棗同用,酸甘可緩中止痛,適用于血虛陰虛之胸腹脅肋疼痛(如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等)。而陳皮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白芍有解痙、鎮痛功效。諸味合用具有健脾益胃、化滯祛濕、理氣止痛功效,此方對慢性胃炎、慢性膽道疾病引起的口舌苦澀癥狀有一定療效,可試服。
韭菜粥治尿頻
大米100克,新鮮韭菜60克,熟油、鹽適量。先用適量水將大米煮成粥,再取新鮮的韭菜洗凈切成段倒入粥內,并放入適量的熟油、鹽同煮,約5分鐘后盛起,待不燙時食用。每日食2~3次可治療尿頻。
安徽安慶曾李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炎癥刺激、非炎癥刺激(如尿路結石、異物等)、精神因素、妊娠期子宮壓迫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尿頻。中醫則認為,尿頻多與腎陽虛、腎氣固攝無力有關,并與脾虛氣弱、血行淤滯有聯系。
韭菜粥治尿頻在古方中多有記載,民間也比較常用。中醫認為,韭菜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腎溫陽、益肝健胃、行氣理血、潤腸通便功效,可治療陽痿、遺精、多尿、腰膝酸軟冷痛以及婦女赤白帶下等。粥中韭菜溫陽補腎、固攝膀胱,故能止尿頻;大米能益氣養胃,稍加鹽可以益腎補腎(注意:咸入腎,但過多則反傷腎)。韭菜粥具有振奮腎陽、暖胃健胃、活血作用,可用于小兒腎氣不足,老人因腎氣虛衰所引起的尿頻、遺尿,對腎陽虛引起的遺精也一定療效。
禁忌:腎陰虛、陰虛火旺者(主要表現為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遺精早泄、口干咽痛、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面部潮紅、尿黃便秘,后5項是區別腎陰虛與腎陽虛的要點)不宜服用韭菜粥。
桃仁雞蛋治關節疼痛
外敷桃仁雞蛋糊對關節疼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具體制作方法如下:桃仁、白芥子各6克,雞蛋1個。將桃仁、白芥子研成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痛處,3~4小時即能止痛。但應注意不要久敷。
四川成都冉英華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關節疼痛多因風、寒、濕邪侵入,導致肌肉、骨節氣滯痰凝、經絡痞塞、血脈運行不暢而引起。
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利氣祛痰、散寒除濕、通絡止痛功效,治療因痰飲(編者注:指留在胸腹部的液體,其中濃者為痰,清者為飲)流注經絡,引起的肢體關節疼痛麻木;桃仁性平,味苦,有活血化淤、潤腸通便之功,可用于各種淤血證、腸燥便秘、腸癰等,外用對跌打損傷、新舊軟組織挫傷、炎性包塊等有較佳療效。
藥理研究表明,白芥子外用能擴張小血管,改善微循環,對風濕性關節疼痛有效;桃仁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軟組織腫脹,也有較強止痛作用;白芥子刺激性較強,以蛋清調合能減輕其對皮膚的刺激,而蛋清生用可解毒,遇熱則能“拔寒”。3味合用共同發揮除寒去濕、破淤散結、通經活絡作用。故此方對類風關節炎、骨質增生、扭傷等引起的關節疼痛,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消腫作用。但皮膚過敏者慎用。
知柏蒼術丸治不孕
知柏、蒼術、香附各15克,陳皮、白茯苓各20克,枳殼、半夏、南星、炙甘草各10克,做成丸狀,配合生姜汁服用。此方可治療不孕。
江蘇南京張曉華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上方為一劑燥濕祛痰方,可用于治療“痰濕不孕”。中醫認為,女性長期脾陽虛,不能充分發揮運化功能,易使濕氣聚于中焦,蘊結生痰。或者身體肥胖,加之飲食不當(如喜歡吃油膩食物等),也易促使痰濕內生。痰濕久蘊不除,會損傷沖任二脈,使經血不暢,細胞經絡閉阻,最終導致不孕。
上方中,知母味甘性寒,能滋腎潤燥、清熱瀉火;黃柏味苦,性寒堅陰,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蒼術性溫燥,能祛風燥濕、健脾止瀉,以截生痰之源;香附辛香走竄,可疏肝氣,利三焦,祛痰除濕;陳皮味辛、苦,性溫,理氣調中.燥濕化痰;枳殼味苦辛,能通降,理氣導滯,化痰消積;半夏味辛性溫,可燥濕化痰,消痞散結;南星(制)味苦辛,性溫燥,可燥濕化痰;白茯苓味甘性平,能健脾刺濕;姜汁能溫中祛痰;甘草則能健脾益氣,調和諸藥。方中藥物多性溫多燥,加知柏(知母、黃柏)能滋陰降火,可制約溫燥太過而傷陰。諸藥配合能共同發揮理氣導滯、化痰祛濕、健脾益氣功效,此方適用于痰濕內阻引起的不孕癥。對痰濕引起的經少、閉經等也有一定療效。
注:痰濕不孕的主要表現有肥胖,閉經,月經量少、色暗或淡、質地黏稠,帶下量多、色白質黏無臭,頭暈心悸,胸悶惡心,倦怠嗜睡,面虛浮或發白,舌淡胖、苔白膩,脈滑。
編后:來源于民間的驗方、偏方數不勝數,很多人自行應用,有用對了的,也有用錯了的。“我來薦方”就是本刊為讀者搭建的這樣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并請專家評點指導。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種疾病,用藥也可能差異很大。因此,我們不主張讀者自行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安全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