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制電視劇成為今夏的流行話題由一系列的巧合促成。
寶潔與聯合利華在華的營銷戰不斷升級, 兩家使盡渾身解數要在明星產品上壓倒對方。 恰在此時, 中國各省級衛視打造品牌運動也在熱鬧展開, 由 “自制劇” 廣告植入升級出的“廣告定制劇” , 無疑給衛視臺們提供了一個將媒介內容“賣得貴一點” 的理由。
于是, 由廣告主與衛視臺聯合打造的“廣告定制劇” ——《絲絲心動》 和 《無懈
可擊之美女如云》 就在寶潔與聯合利華、 湖南衛視與江蘇衛視的 “品牌+播出平臺” 雙
料大戰應運而生。
品牌之爭
作為排他性的廣告定制電視劇, 廣告主深度參與了全劇從編劇、 拍攝到后期的整個制作流程。 盡管制作方、 廣告主都不希望電視劇 “廣告” 的意味太重, 仍有網友感慨說, 在 《絲絲心動》 的片花中, 短短5分鐘就有2分鐘長發飛揚的鏡頭, “甚至連接吻也是360度大旋轉, 好讓頭發有機會飄起來搶鏡。 ”
并非所有植入都如此生硬, 《絲絲心動》 女主角戲中參加飄柔舉辦的秀發大賽, 《無懈可擊》 主人公是清揚品牌的市場總監, 這些品牌信息更加隱蔽。
相較于傳統植入, 定制劇的最大優勢在于它能夠修改劇本, 使品牌內涵和劇情實現最大程度的契合。 《無懈可擊》劇組稱, 劇中 “呂笑笑甩掉卓原” 的這一情節,就來自清揚品牌登陸中國市場初期提出的口號—— “甩掉欺騙者” ; 而劇中朗雅公關公司發起的“職場戰書24條” , 也由 “甩了TA” 、 “信任TA” 、 “無懈可擊” 、 “突破自
我” 四大主題構成, 與清揚的品牌內涵遙相呼應。
然而, 這種隱晦的表現方式能否奏效還存在爭議。 “對廣告主來說, 更希望通過劇情來展現品牌的情感體驗, 但現在恐怕無法實現。 ” 從事日化業營銷咨詢的谷峰對記者說, “當務之急, 是設計好故事。 故事好看, 觀眾停留的時間長, 品牌的曝光自然會增加。 ”
作為獨家定制電視劇, 廣告費比多家聯合植入高昂得多。 以 《無懈可擊》 為例, 六家播出該劇的衛視臺均獲得了聯合利華額外的廣告購買, 相當于聯合利華一家承擔了以往由多個廣告主共同付出的廣告費用。 再加上與江蘇衛視配合為該劇做的聯合營銷,其營銷支出數額之巨可想而知。
平臺之爭
定制電視劇不僅是品牌間的競爭, 也是衛視臺品牌及資源實力之間的較量。
最近十年來, 各省級衛視開始努力塑造自身品牌特色, 其中許多家衛視臺已逐漸在觀眾、 廣告客戶、 業界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品牌聯想, 如湖南的娛樂、 北京的資訊、浙江的文化, 初步建立了品牌差異度。 為了籠絡年輕受眾, 它們甚至發明了芒果黃 (湖南衛視) 、 番茄紅 (東方衛視) 、 中國藍 (浙江衛視) 一整套視覺包裝系統。
2004年起, 湖南電視臺以 《大長今》 為起點掀起了一場 “獨播劇” 大戰, 但其購片成本昂貴, 播出版權、 頻次等也頗受限制,更重要的是, 電視劇內容方向很難與各電視臺打造自身品牌的戰略相結合。 對此, 衛視臺寧愿拿出一部分購片資金拍攝自制劇。
“現在制作自制劇的電視臺都是幾家品牌已經成型的衛視, 不管是芒果黃、 中國藍還
是江蘇定位情感臺。 ” 王一 飛對記者說。
自制劇不但有利于品牌衛視的塑造,由于劇本與播出渠道都由電視臺掌控, 因而不必擔心劇目因廣告太多而無人肯播。 于是, 一種可以為品牌量身定制劇本的排他性廣告植入—— “定制電視劇” 的出現, 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北京大學廣告系教授劉國基認為, 從植入廣告的增多到定制劇的出現, 與去年頒布的廣告限播令不無關系。 在這種政策環境下, 主要依靠硬廣收入的各大電視臺運營者不得不積極尋找新的出路: 一方面大力發展植入廣告, 另一方面把有限廣告時間段價格定高, 并將電視劇、 欄目的廣告植入作為購買 “硬廣搭贈” 的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