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m Kalinske是玩具游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曾是世界最大玩具商之一美泰公司的CEO, 該公司以芭比娃娃聞名于世; 也曾任世界著名游戲公司世嘉的CEO, 后因內部矛
盾離職, 這一變動成為該公司在美國市場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如今, 他已離開玩具與游戲行業多年, 卻仍被業界人士談論。2010年美國玩具名人堂中仍然在世的僅12人, Tom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在今年, 他引薦了另外兩位玩具元老進入名人堂,一個是沃爾瑪創始人山姆#8226;沃爾頓, 另一個則是玩具總動員的導演約翰#8226;拉塞特。
在玩具產業和游戲產業馳騁多年后, 如今Tom又把對技術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兒童市場的深入洞察都帶入教育行業, 用他的話來說, “這更有成就感。 ”“僅做娛樂很簡單, 教育軟件需要更多投入, 需要更多地考慮孩子的真正需求。 ”Tom對《成功營銷》記者說, “索尼、美泰、 迪斯尼公司去做教育是很難的, 因為對他們來說拿投資的錢去做一個單純的娛樂電影或游戲要容易得多。 ”
Tom目前供職的Moonshoot在線教育公司正在試圖將游戲融入到教育過程。 目前該公司正在開拓亞洲在線教育市場, 中國是Moonshoot的下一個目標。
“我們相信,所有的學習都應該是有趣的過程。我知道這和很多中國人的思維不一樣, 中國人會覺得既然孩子們是在‘上學’ , ‘上學’有一些無聊是很正常的——那就是學
校。這很荒謬。 ”Tom說, “最好的老師總是能使你的學習充滿樂趣。 ”
根據他多年從事玩具、 游戲業的經驗來看, 游戲對商業領域的滲透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商業環境。“游戲的商業應用不僅在教育行業, 現在IT業職工、 護士、 軍人、 飛行員的培訓都在使用游戲視頻。 ”
“人們已經意識到了世界正在改變, 以前做事的方式并不適用于未來了。 ”Tom說, 這一點在美國青少年兒童市場也能體現出來。
美國少年兒童市場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 很多產業的消費群體規模正在被壓縮。 “我從事玩具業的時候, 看到的市場是2~12歲兒童, 而現在已經被削減到2~6歲, 因為孩子一旦大了一點就可能立刻想要個iPhone之類的產品, 而不再想要玩具騎兵了。 ”Tom向記者介紹, 相比過去, 美國兒童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接受青少年的愛好。
除此以外,媒介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就電視廣告而言, 過去三大電視網能一次性觸達每個人, 而現在有線頻道已達600多個, 不斷誕生的新網絡工具更增添了與少年兒童群體溝通的復雜性。 “孩子們在使用Twit ter、短信、Email, 大學里的教授甚至抱怨說, 現在大學生連郵件都不收了, 他們只看短信或者Twitter的私信。 ”
值得慶幸的是, 孩子們的腰包確實是越來越豐滿了。 “這在中國市場可能表現得更為明顯——在中國, 一個孩子會有四個隔代長輩, 父母兩個人, 每個家庭幾乎是獨生子女, 兒童在家庭消費中所占比重有大幅提升。 ”Tom說道, 網絡技術使溝通復雜化的同時, 也增添了新的網絡消費渠道。 “對兒童產品商家來說, 這些都是新增的市場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