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以陸羽茶經之記載而聞名。《茶經》上的一段話:
“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者,與舒州同。其最佳者,邑中各山皆產,茶出米塢者亦清香”。天目山,更是日韓茶文化的源流。天目碗,尺八蕭,承載著茶香綿延至今。
1200多年前,陸羽沿苕溪西行,來到云霧遮蓋的天目山,他驚喜地發現了那些從礫石堆中長出的極具生命力的茶叢,“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于是,自《茶經》始,就開始有了天目山龍頭十八篷野茶和它的傳說。至今。在西天目山,龍頭十八篷在山路之旁矯健生長,成為一種自然、淳樸并且久遠的符號。
西天目山,是天日山的代表,也是天目山景區所在地。自古東天目以禪宗盛,西天目以古樹名木聞名。西天目山之美,在于高聳入天的冷杉、寂靜而綿軟的林中落葉、流水、禪鐘、茶。我們到訪西天目山的時節,雖快入夏,這里卻仍然清涼。極目四野,無不是綠意入眼簾。
“天目”之意。說的是天之眼目,是最有靈性的所在。當年高峰禪師在這兒洗缽、煮茶,泉水依稀,茶香更盛。
“春雨樓頭尺八蕭,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民國詩僧蘇曼殊的才情與故事令人悱惻,尺八的聲音從遙遠的舊唐穿越千載的光陰。誰又記得那一管尺八的聲響,從天目山空曠的山野響起,交雜著茶香悠悠,東渡扶桑。
至今猶有尺八的那婉轉凄美的絕響。
天目碗,碗中的落葉印痕,有桔寂之意,這也是茶道的另一種美。生命的復蘇,并不僅在于有鮮活的展現,也有落筆于枯滅之后的涅槃。
據《西天目山志》載:“天目盞又名天目木葉盞,是天目山寺院中招待貴賓的茶具”。日本平凡社的《世界百科大辭典》記載:“天目為黑色及柿色鐵質釉彩陶瓷茶碗的統稱。鐮倉時代建久三年(公元1192年)至元弘三年(公元1333年)的141年間,到中國宋朝的禪僧歸國時帶回,始傳至日本。此類茶碗系禪僧修行也——中國浙江省天目山寺院日常使用,故稱‘天目’……”之所以稱作天目碗,是因為當年日本僧人從天目山所帶去的那些極具代表性的茶碗,成為日本茶道中神圣的器具,以至于作為宮廷御用茶器的建窯也被統稱為天目碗。當年窯址林立,宋詞中的婉約與奢美也被揉入到了茶碗中。火延續,龍窯在燒,依稀可見斗茶中的林下英豪。
西天目山古樹參天,空山寂靜,即使是很長時間以后,你會依然惦記著那里。
十八顆茶樹,就聳立在路旁。并沒有過多的保護。也許過于保護的茶也就失去了茶的自然天性,然而我們該怎么去尋找天性與商業的和諧統一?
天目青頂茶,一碗茶里有嘗不完的甘甜。他們的滋味清洌,猶如泉眼流淌。
“為我手瀹魚眼湯,須臾越碗發妙香;恍然置身天目頂。青神鳳集樹下同”。
西天目山有禪源寺、師子正宗禪寺、大覺正等禪寺幾處道場。在獅子巖左方,是著名的師子正宗禪寺。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高峰原妙禪師來此建一寺,稱師子院,此即是禪門臨濟中興祖庭。二十三年中峰明本來參原妙,并嗣其法。中峰法師承高峰衣缽真傳,其禪功曾轟動天下,是元代著名詩僧,曾受元三代帝王的敦請和封號,并拜為“國師”。
師子寺里有龍誕池,是絕好的泡茶好水。
在天目山的獅子巖的西邊,蒼翠的峭壁中間,有一塊大平臺,巖上青藤懸壁,細泉垂簾。這就是道教祖師張道陵的出生地張公舍。張公舍下的真空洞即是張道陵的隱室,洞的西崖下有一丹池,傳為張道陵煉丹處。
柳杉,在這里高聳入云天,譜寫著偉岸與傳奇。竹枝與雜樹、草皮在它腳下各自展現生命的頑強與翠色。漫行山間,只有地上光影斑斕,抬頭望去。林木遮天。
七星巖旁有一株柳杉“大樹王”。樹高二十多米,需五六人合抱。后來傳說此樹皮已沾上靈氣,可治百病,游人競相剝之,樹王終于桔死。入云的枝干,依然在死亡之后佇立,它是在無言訴說什么嗎?盛名之下。必然會成為一種悲劇嗎?
漫步在山間,即使落下的杏葉也會使它看起來更美。滿山的鳥鳴會讓人忘卻歸路。當我們走累了,會忽然發現茶樹就在不經意間出現,我們會像陸羽一樣驚喜。下山處有明代的石橋,只見荒野枝藤,流水潺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天目山的山腳下,則是著名的禪源寺,這是清朝玉琳國師創辦的道場,規模宏大,當年是江南十大名剎之首,數百年的羅漢松依然聳立。仰望天目山,越來越發現。大山的寂然無語,巍峨廣闊。
天目茶的傳說
天目山龍頭石、獅子巖、倒掛蓮花、龍頭塢一帶,至今仍有星羅棋布的老茶樹,野生野長。相傳為天宮御茶園散落茶籽于此,種子發芽,長出了十八棵茶樹,因這地方云霧繚繞,土壤肥沃,茶樹長得郁郁蔥蔥,這就是后來出名的“龍頭十八蓬”。
相傳,陸羽初到天目山時,發現山里人家尚不懂茶為何物。陸羽便將山上的茶葉采制而成,并將煎茶之道傳授給大家。后來。山里人才學會了采茶、制茶。之后,“龍頭十八蓬”就成了天目山野生茶葉的代表,遠近聞名。1910年曾獲得金質獎的“天目云霧茶”與“天目青頂茶”也由此而來。
天目山攻略
杭州市內的汽車西站每日均有發往西天目山的旅游專線車,也可以在汽車西站乘車至於潛,再轉乘公交車往景區。
一、杭州汽車西站——西天目山
發車時間:14:20(每天1班)行駛時間:約90分鐘。
二、杭州汽車西站——於潛——西天目
杭州汽車西站——於潛:
大巴:發車起止時間:6:10——18:00行駛時間:80分鐘隔20分鐘左右一班。
於潛——西天目:
中巴:發車起止時間6:10——16:10行駛時間:45分鐘隔40分鐘一班。
三、杭州汽車西站——臨安——西天目
杭州汽車西站——臨安:
大巴:發車起止時間:6:20——18:00行駛時間:55分鐘隔20分鐘左右一班。
臨安——西天目:打的40分鐘左右。
自駕車
西天目山距離臨安31公里。臨安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一天目山景區
最佳旅游時間
天目山樹木繁盛,涼爽宜人,可謂避暑勝地。夏季前往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