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創造之路上,馮軍這門中國重“炮”成功殺進“國際象棋盤”,并成功規避了中國象棋游戲規則中的“蹩馬腿”、“象走斜”,實現了中國創造在國際市場上的游刃有余
馮軍是個善于思考的人,且善于從細節中思考出大學問。
一道楚河漢界劃分出兩軍旗鼓相當成對壘之勢的中國象棋,其在64個方格、32枚棋子中定下的游戲規則,就讓馮軍思索出“愛國者”沖向國際的“殺手锏”。如果將馮軍比作棋盤里的一枚棋子,那他是“炮”,而且是沖向國際的一門“重炮”。
棋盤之外,他卻極具親和與細膩,正如微博中的自我介紹:我,一個很普通的學生創業者,就像你家的鄰居、同學或哥們兒。
“炮”式思維
中國制造這頂曾經風光無限的帽子,何時能夠換成中國創造,是每個中國企業家苦苦思索與追求的最高境界,致力于中國民族品牌國際化的華旗總裁馮軍也不例外。但馮軍在企業家群體里又有些與眾不同,這緣自他從象棋中悟出的“炮”式思維。
在清華求學時,馮軍就喜歡下象棋。他覺得,象棋不僅是一種智力游戲,更重要的是承載著民族文化的鮮明特質。如中國象棋中的“炮”規則,馮軍就認為它極具跳躍性思維,能充分調動腦力,借勢而上,出奇制勝,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像這樣的演繹型思維方式的產物,是西方人所擅長的歸納型思維方式所難以產生的。
在馮軍看來,中國象棋的很多游戲規則讓棋子很痛苦,也很可憐。比如,中國象棋中,象是斜著走的,到了河邊不讓過,而且兩只象必須分居左右。再如“蹩馬腿”,不但蹩對方的馬腿,有時候連自己的馬腿也蹩了,這被他認為是一種民族的痛苦,是棋盤上的內耗。
對于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之路,馮軍認為很多企業都是在下“國際象棋”,完全向西方國家等品牌看齊,這就制約了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力,最終的結果是產品無特色,而企業也只能在別人定下的游戲規劃中一直充當追隨者。
而伴隨國際品牌群體進軍內地市場之際,“狼來了”的說法甚囂塵上,馮軍也對之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國際品牌做得好,沒有必要抵御,抵御就是在“蹩”自己的“馬腿”,這樣我們就更沒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上跟實力強大的國際品牌抗衡。應該靠自主創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與國際規則接軌的民族品牌才能生存下來。
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在企業國際化征程中將所遇的阻力一一化解。如,通過“蹩馬腿”,馮軍得出,應該靠自主創新打造自己的品牌;通過“漢界”,馮軍得出,要讓企業學會在漢界對面踢球。而將之與國際象棋接軌,則讓馮軍找到了愛國者的企業理念:遵循雙重規則,既遵循別人定下的國際象棋規則,同時用中國“炮”找到自己的規則,并用自己找到的規則沖擊乃至改寫別人定下的規則。
“炮”式管理
在華旗,每個員工都必須學會愛國者象棋,并且要熟知每個棋子所代表的含義。比如,兵:執著追求,實現理想;車:勇往直前,縱橫馳騁;王:深入實際,優化管理;炮:跨越發展,事半功倍。馮軍認為,在國際象棋的基礎上,融入民族才智,也正好符合整個國家目前在自主創新上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在華旗,不管現在干什么,都會找到實現自己理想的通道。華旗從創業時的兩個人發展到今天的1800人,核心崗位的員工基本都是從公司內部逐步培養起來的。現任采購部經理曾是一位搬運工,現任半導體項目負責人在四年前還只是華旗總部前臺的一位迎賓員。
馮軍在華旗內部提倡“炮”式企業文化的同時,還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共同做一件事,就是借助互聯網手段,把中國文化通過低成本的手段向全世界推出,帶動中國優秀民族品牌到全世界創造價值。
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其實一脈相承。華旗的理念是“六贏”,即“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等參與合作的六方,共同獲得合理利益的滿足和發展的機會。而華旗的成功建立在六方合作伙伴共同利益之上,其所有合作伙伴在內形成一種長期、穩定、有效的合作模式,也是華旗人思想的基礎。正是這六只手,互相之間形成華旗的一種支持、管理的關系。公司在支持1800名員工,1800名員工在支持全國3000多家代理商,3000多家代理商在服務13億大眾。
感恩與裸捐
馮軍是一個懂得感恩之人,借助微博,馮軍進行著他的感恩行動,堅持每天發一條感恩信息,感恩每一位幫助過和支持過愛國者的人。
2010年9月,馮軍在微博上公開表示,自愿在活著的時候,將個人全部財產逐步捐獻給社會,用于公益和慈善事業。這引來無數網友的關注、熱議與支持。甚至有網友借此發出號召:“希望富豪們都行動啟動,不強求他們全捐,只希望他們能把這個捐獻慈善意識更高地提起來。”當然,也有網友對此質疑,認為這是一次炒作,怕馮軍只說不做。
但馮軍對裸捐看得很平常,“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是他對裸捐最簡單明了的解釋。對于炒作之嫌,馮軍再次承諾這是自愿,“裸捐”也是自己應對民營企業傳承問題的一大法寶。他真正想要留給華旗的,是一批有著統一思想、“炮”式思維、忠于華旗的優秀人才。正如他近來在微博上所言:我們沒有能力改變任何人,也無需刻意影響任何人。做好自己的同時,給他安全的環境,和他溝通,發現他真正的需求,給予幫助即可。這就是支持與愛。
或許馮軍的“裸捐”本無意去影響別人,或許馮軍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或許馮軍在用“裸捐”的方式改寫中國民營企業家在國際上的形象,用“1+1=11”的思路引領民營企業走向“盡職企業公民”的新境界。
在中國創造之路上,馮軍這門中國重“炮”成功殺進“國際象棋盤”,且成功規避了中國象棋游戲規則中的“蹩馬腿”、“象走斜”,實現了中國創造在國際市場上的游刃有余。在中國民營企業家慈善之路這局新的棋盤中,馮軍這門重“炮”再次出擊,這次他不再是遵循別人的游戲規則,而是要探尋出一條適合中國民營企業家慈善之舉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