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67年的發展,錫柴現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企業文化體系,觸角延伸到了員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企業文化在錫柴的落地、深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月12日上午,錫柴的重型柴油機新基地奠基儀式在無錫惠山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盡管天空下著時大時小的雨,可是儀式的一切議程都沒有因為天公的不作美而受到絲毫的影響。車輛停放整齊、人員入場有序、環節銜接緊湊、氣氛喜慶熱烈,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贏得了與會的領導和嘉賓的贊賞。
但與會的5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錫柴嘉賓并不知道,三天前,儀式活動的現場還只是一片農田,錫柴人僅僅用了三天半的時間把一片農田整改成奠基儀式的會場。地面的硬化、主席臺的搭建、貴賓休息室的布置、電線的架設、音響設備的安裝都要在雨中進行,這對任何一個團隊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可即便如此,也沒有一個錫柴人說“不可能”,因為錫柴人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們向自身要速度、向自身要效率,不僅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而且給與會的領導和嘉賓呈現了一場高水平的奠基儀式。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企業文化在錫柴的各項工作中所發揮的巨大內生動力。
把文化提升到戰略高度
在67年的發展歷程中,錫柴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企業文化體系。理念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以及支撐企業文化的建設評價辦法等等,觸角延伸到了員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企業文化在錫柴的落地、深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錫柴人看來,這并不意味著錫柴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可以沾沾自喜了。
“在錫柴,企業文化不是文本文化,而是要轉化為員工的執行力。”錫柴管理部黨建室主任邵艷娟告訴記者。她說,企業文化不是掛在墻上作樣子的擺設,而是聚合企業員工心智與力量的“軟實力”,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決戰決勝的終極競爭力,因此企業文化建設絲毫不能含糊。
2009年5月,錫柴召開了建廠以來的首次企業文化戰略研討會,從戰略層面,對錫柴現有的企業文化體系進行了整合、完善與提升,形成了以“企業精神、企業價值、企業使命、企業愿景、企業哲學和企業工作作風”為主要內容的理念文化體系,并在理念文化推演系統增加了四部分內容,即同心、同盟、同贏的采購文化;體貼周到的服務文化;關愛生命,呵護環境的安全環保文化;清醒、清楚、清白的廉潔文化。
據了解,錫柴員工了解企業文化、學習企業文化、踐行企業文化的載體和渠道非常豐富,局域網和廠外網的企業文化專欄、企業文化電子課件、企業文化電教片、企業文化專業著作、企業文化主題活動等等,員工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受到企業文化的存在。
如今,錫柴人在推進企業文化深植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一種手段,它落地的關鍵是班組。于是,為了提升工廠的班組文化建設水平,2009年,錫柴試點開展了企業文化示范班組爭創活動,從班組精神、班組形象、班組目標等方面加大了班組文化建設的力度,這有力地推進了企業文化在企業基層的發展。今年,錫柴把企業文化示范班組的數量提升到了15個,但爭創班組的數量已經突破了90個。
將文化融入管理之中
在對企業文化的認識上,錫柴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高級階段,企業文化必須與管理制度有效融合,才能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發揮切實作用。
為了使企業文化擺脫“虛空”的束縛,實現定性到定量的轉化,2010年5月21日,錫柴經過長時間的調研,制訂下發了《企業文化建設評價辦法》。這也使錫柴在企業文化量行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實現了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實施、驗證、整改和閉環的循環提升。
錫柴負責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目前,錫柴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相關制度和規范十分完善,不僅從理念滿意、行為滿意、視聽滿意、產品滿意、服務滿意等五個方面著手,制訂了《CS管理手冊》,而且全面規劃設計了《VIS手冊》,對企業的視覺識別系統進行了整合和提煉,同時實施了《標志使用管理規定》,旨在使企業文化也能達到“剛柔相濟”的境界,實現真正的深植。用錫柴人自己的話形容這種舉措就是,企業文化不能太空,否則就無從抓起了。
在被問及如何看待錫柴的企業文化建設時,一名錫柴員工說:“作為一種管理手段,企業文化在我廠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彌補了傳統企業管理剛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局面,使我們很樂意接受,就連我的朋友都會覺得我們廠的許多措施非常人性化。”
使文化產生巨大效應
員工在經歷了對企業文化由認識到認知、再由認知到認同的三級跳躍后,自覺融入到工廠這個整體中,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顯著增強。
從去年2月份開始,錫柴發動機的產銷量就節節攀升,甚至超過了現有設備的產能。面對到手的訂單怎么辦?拱手讓給競爭對手?錫柴人的回答是:不,為滿足市場需求、確保不失市場一臺機,錫柴員工以企業發展為己任,在客觀條件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向自身的極限進發,他們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加班加點來完成生產任務,為后續高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其實錫柴企業文化產生的效應還遠不止這些。經過多年的滲透,錫柴的企業文化不僅在企業內部扎根,而且在其供應商、整車廠、經銷商甚至用戶群體中都有著很高的認可度。
各供應商不惜巨資購置設備,與錫柴新品進行同步開發、同步生產。為配合錫柴設備搬遷需要,供應商提前做好零部件儲備,確保錫柴生產不受影響。高產期間,由于產能受限,各供應商想盡一切辦法,優先供應、滿足錫柴需要,雙方形成了一個堅實的戰略同盟;各經銷商則以宣傳、推廣錫柴產品為己任,積極進行市場開拓。有的經銷商還在自己的銷售大廳開辟了專用場地,作為錫柴企業形象、企業文化、產品系列和功能特點的展示陣地,讓用戶深層次地了解錫柴、認同錫柴產品。
成都怡帆車業有限公司是錫柴多年的合作伙伴之一。在一次偶然的市場走訪中,錫柴管理部的同志發現,該公司辦公樓樓門廳的兩側墻壁上,分別貼著錫柴原廠長蔣彬洪手書體“賣出一臺機,贏得一顆心;進入一家門,送上一片情”和現任廠長錢恒榮的手書體“民族品牌 高端動力”的標語。在該公司總經理雷鳴的辦公室里,錫柴的同志還看到了雷鳴的座右銘:對事業一心一意,抓管理一身是膽,對工作一絲不茍,對自己一塵不染,對群眾一往情深,而這正是錫柴對干部的考評要求。問及緣由,雷鳴說:“在與錫柴多年的合作中,我已經被錫柴的企業文化深深感染了。現在我們不僅僅經銷錫柴的產品,而且還傳播錫柴的文化。”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