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化學教學;實驗;活動課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6(A)—0054—01
化學活動課,它的取材應源于課本,高于課本,貼近生活與生產實際,反映新的科技成果。它的作用應該是化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發現和培養人才。根據活動目標的差異,在實踐中把實驗活動課的內容分為如下一些內容加以實施。
1. 趣味性實驗活動
設置此類實驗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參加化學活動課。這類實驗以趣味性強、效果明顯、操作簡便為特點,內含許多“為什么”,使學生一參加化學實驗就處于“欲罷不能”的境地。例如藍瓶子(紅瓶子)實驗、波的實驗、示溫涂料、“水中黃金”、固體酒精等。
2. 實用性實驗活動
以貼近生活和發生在身邊的化學現象為素材,組織實用性強的化學實驗活動,既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使學生感受化學在國民經濟及生活中的實際作用。如制皮蛋、制肥皂、制洗潔精、制除銹劑、制高效滅蚊劑、制記號墨水、制純堿、種蘑菇等。如通過除銹劑的制作和使用,驗證除銹劑的除銹原理,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學好化學能造福人類。實用性化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實踐中去發現和掌握知識。
3. 探究性實驗活動
設置探究性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它是以實驗的客觀事實對客觀事物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通過探究性實驗活動,是學生掌握“假設—驗證—結論”的學習方法。例如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而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那么SO2氣體能否用濃H2SO4來干燥?若用濃H2SO4干燥SO2氣體,SO2氣體是否會被濃H2SO4氧化?通過實驗,證明濃H2SO4可以干燥SO2氣體并由此抽象出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之間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具有中間價態。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之間有中間價態就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無中間價態就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4. 服務于課堂教學的實驗活動
這類活動的安排是直接為化學課堂教學服務的,活動內容緊密聯系課堂教學,加大教學的密度,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活動課實驗又能促進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去探究、發現和掌握一些化學現象的原理,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體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如在活動課中制原電池的電極,為必修課中“原電池”一節的教學提供邊講邊實驗的裝置,讓每個學生準備一節一號電池,并將它完整剖開,取出碳棒,剝下鋅皮,洗凈,將鋅皮折疊為2cm寬的鋅條,敲緊壓實。然后讓同桌的兩名學生合做一只原電池的電極:將兩根碳棒并列,在碳棒和鋅條間各一塊3cm厚的泡沫塑料塊,用塑料包裝線將三者捆扎直緊。再用導線連接碳棒與鋅條,中間接上1.5V小電珠一只,電極便制作好了。將電極侵入1:4硫酸(其中撒入少量高錳酸鉀)中,原電池開始工作,小電珠持續發光。這樣制作的電極能長期保存,且整個制作非常簡便。在教學中使用,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因為小電珠發光給學生在感官上的刺激比電流計指針的擺動強烈得多,所以無可辯駁地揭示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可使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這套裝置為“原電池”一節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收到良好的效果。
化學實驗活動課是一種培養化學愛好者的好途徑,它需要化學教師不斷探索、研究和完善,從環境保護、保障安全、節約藥品和材料的角度考慮,許多活動內容如氫氧爆鳴、氫氯爆鳴檢測氯氣等綜合實驗,都用微型實驗形式安排活動。除了上述一些實驗活動外,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及早早成才,還應該讓學生“知行統一”,培養學生多作科學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化學小論文,將實踐知識提高到理論水平。這對學生適應“高考新模式,實驗新題型”及提高理科綜合能力、科學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