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學生評語;賞識;贊許
〔中圖分類號〕 G63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6(A)—0018—01
有一對夫婦總是埋怨孩子笨,但是,當這位孩子第一次被老師帶到郊外學繪畫時,老師面對孩子的畫,用欣賞的目光凝視著,面帶微笑發出贊嘆之聲:“真不錯!”之后,老師在他的評語中寫道:“你今天能畫出一片樹葉,明天就能畫出一棵參天大樹。努力吧!”結果,孩子后來真的成了畫家。
蘇霍姆林斯基說:“善于鼓舞學生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經驗。”老師對弱勢學生的尊重與平等不但能喚醒他們被冷落的心靈,而且能找回他們失落的自信,寫好評語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
我帶的班上有兩位智障學生,一位沉默寡言,一位熱情開朗。針對他們各自的特點,我在學生評語中對第一位學生這樣寫道:“你誠實、乖巧、單純、懂事,在班里從不張揚,總是默默無聞。雖然一些特殊的原因影響你的學習,但這并不影響你在同學心中的地位。因為每當教室里出現碎紙屑時,是你默默地拿起笤帚掃掉。”對另外一位學生我這樣寫道:“你熱情、直率、誠懇,雖然某些客觀原因導致你的記憶力不佳,但你是非分明,對班級其他學生的不良傾向,你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積極與老師交流。每當你面帶微笑向老師們問好時,老師們總是用賞識的目光回敬你,并在心中無數次默默地祝福你:永遠健康、快樂!擁有一個新的明天!”結果,一個學期下來兩個學生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
從年齡特征上說,初中生的性格正處于叛逆性較強時期,他們對是非的判斷已有自己的準則,對千篇一律的評語不感興趣。以往老師寫評語,總是比較籠統。如,“該生遵守紀律。”遵守紀律有的表現為不遲到、早退,有的表現為上課認真聽講,有的表現為有事、有病及時向老師請假。諸如此類,不能總是用“遵守紀律”來評價,而應作具體分析,細致描繪。如我在一則評語中寫道:“你是一個自覺性、約束力很強的女孩,雖然身體弱,上課時用心聽講的神情讓人感到你的專注、認真。尤其在運動會上你抱病堅持跑完800米的最后一圈,全班同學都非常佩服你。”這位女生看到評語時內心異常喜悅。后來家長告訴我說:“孩子從沒想到老師會說她這么堅強。”可見,老師越細致地描寫學生的細微之處,越能在她內心深處蕩起奮進的激流,得到以小見大的功效。這樣的評語既針對了學生的優點,讓他感到老師對他的賞識,又針對性較強,容易使學生內心感到振奮。
三
在賞識式評語中帶有商談式的批評,既能創造一個充滿快樂和進取的氛圍,又可以給學生自信和進步的動力。要點燃學生心中奮發向上的火苗,就必須重視“賞識”的教育功能,表揚是賞識,指出方向是賞識,批評缺點也應成為一種積極的賞識。如,我給一位在課堂上愛說話的學生寫的兩則評語:“當看到運動會獲獎照片上有你的身影,老師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但美中不足的是,你太缺乏自制能力,如果能改掉上課隨便說話的毛病,那該多好呀!” “在球場上經常看到你精彩投籃的身影,在課堂上也經常聽到你說閑話的聲音,你較差的自控力,常常引來老師責怪的目光,也引來同學們埋怨的目光。這多可惜啊!”老師情真意切、朋友式的親切對話,必然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賞識。用賞識的目光看待他們,他們必受鼓舞;用真情給他們寫好評語,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在批評中帶有殷切的希望,在賞識中得到肯定與鼓舞,使他們信心倍增,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這種細致而又充滿關愛的評語在家長和學生中引起了反響,上學期末,幾位學生家長打電話說,你能抓住孩子的特點,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真情和賞識的言語肯定他們,在殷切希望中鼓勵他們,學生真的因此受到了很大鼓舞。
這一切使我更加感到寫好評語對學生的重要性和巨大推動力,也使我深刻體會到蘇霍姆林斯基“讓每一個學生在校園里抬起頭來走路”的深刻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