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難,“蝸居”陪讀更難
距中考還有兩個月,不少心急的初三學生家長就已經開始打聽重點高中附近的房租價格,一些手快的家長打定“孩子非某某高中不上”的主意,提前訂好出租屋好將來陪讀,盡管一室一廳的租房每月租金高達800元,但仍然供不應求。(據《楚天金報》報道)
“家長陪讀”似乎已經成為近些年高中教育里的時尚潮流,身后粉絲眾多。 “蝸居”不易,為了孩子的前途,家長在名校周邊“蝸居”更是不易。孩子學習成績優秀,考上名校原本是件令人開心的事,但這陪讀的住房卻成了家長的心頭病,早租不宜,晚租無房。無奈之下,有些家長選擇先下手為強,不管兩個月之后孩子能否考上名校都先租下一套高價房再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教育他們傾盡全力,這其中的辛勞孩子們究竟能體會幾分呢?
別讓宣傳變了味
濟南市一位102歲的老太太為彌補沒上過學的遺憾,讓兒子找來小學課本,打算從一年級慢慢學起。當地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知道這一情況后,牽線搭橋讓百歲老人走進學堂上課,并通知了濟南各媒體的數十名記者到場采訪。在老人上課時,記者很多,場面十分嘈雜,老人很多時候看不見黑板、聽不清老師講話,記者的采訪也影響了孩子們聽課。(據齊魯網報道)
古語云:活到老學到老,馬秀賢老人對夢想的堅守,對學習的執著,感動著每一個人。但是,當地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牽線搭橋的良苦用心卻讓人心生疑慮:他們究竟是想為馬老太圓求學夢呢,還是想在眾多媒體的鎂光燈下一展自己的工作業績?教育不該也不能成為政府工作人員標榜政績的工具。數十名記者的現場采訪不僅使馬老太無法感受到真正的課堂氣氛,也使課堂里的其他學生無法安心聽講,這種干擾正常教學秩序的宣傳不要也罷!
儲蓄愛
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在他的博客中指出: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強化,青少年疏遠文學藝術和豐富的生活,在沉重的壓力下接觸的課外書減少,導致青少年的審美素養、道德修養、創新能力受到限制,以乖戾、偏執、自私、冷漠等為特征的“情感荒漠化”傾向隨之出現。(據中國教育信息網報道)
“情感荒漠化”,一個尋常詞語,將它與青少年聯系在一起卻令人心酸、憂慮。近些年,青少年由情感冷漠導致的過激行為屢見不鮮:小到沒有愛心欺負弱小、蹂躪小動物,大到校園暴力、冷血弒親。這些似乎都暗示著應試教育出現了某些問題。不良傾向已經存在,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改變現狀。若想撥正這種錯誤傾向,或許父母為孩子建立一個“愛的賬戶”不失為一劑良方。
育人者,用心者也!
近日,網絡上一名自稱為初中班主任的網友發布一篇帖子,披露“班主任潛規則”——班主任收拾調皮學生的十大“陰招”,其中包括“錯時孤立法”、“憋尿制勝法”、“彪悍女生法”等等,一時間引起嘩然一片,爭議眾多。(據新浪網報道)
看到這些所謂的調教良方,真疑惑自己是不是進入了監獄管理方法討論區。獄警都未必會用在犯人身上的“陰招”,居然被一名初中班主任用在天真活潑的學生身上。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難道是為了讓活潑可愛的孩子像木偶一樣聽話嗎?這些看似平常的手段不僅會扼殺孩子們的天真,還會導致孩子心靈受創,甚至性格扭曲。教育應該是教師用愛關懷學生,用心呵護學生,用知識引導學生。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僅僅用體罰讓學生安靜下來是遠遠不夠的!
當學歷介入租房
以后要租房子,最好帶上你的學歷文憑,說不定房東會要求看你的文憑。因為,最近杭州一些論壇上,不少網友發帖抱怨說,他們租房時,不少房東出人意料地要求他們提供大學畢業證書,否則免談。(據中國新聞網報道)
租房資格與學歷掛鉤,當屬天下奇聞了。翻看杭州相關網站上的房屋出租信息,會發現不少房東在“備注”里都說明:求租者須大專或本科以上學歷。高學歷的確暗示著高素質,但也并非人人如此。難道低學歷或無學歷者就沒有資格在杭州租房嗎?“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們又怎能僅憑一紙證書就看低他人的人格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