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學反思;教師成長;反思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32.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6(A)—0023—01
目前,很多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優秀教師缺乏,教育教學水平低。很多教師在工作以后,不重視自己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的提高,教育行政部門也對教師培訓工作不太重視,使得很多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適應社會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成功落實,教師首先要提高素質,把新課程理念體現在教學當中。就是說,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能夠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那么,農村教師在得不到經常培訓的情況下,如何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水平呢?筆者認為,教學反思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是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入而全面思考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總結、不斷實踐、不斷創新的過程。教學反思是促使教師專業成長最容易實施且效果良好的一種方式。蘇霍姆林斯基曾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實際上,這個過程就是教學反思的過程,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一系列行為進行反思,能積累經驗,提高教學水平,逐步改進課堂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預料的情況不斷發生,需要教師隨時作出反思,在教學實踐之后,需要對教學目標以及根據這一目標選定的教學策略作出評價。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其目的不僅是回顧過去,不僅是對過去的教學過程進行察覺與質疑,更重要的是為了指導未來的教學行動。
一是教學目標的反思。課堂教學目標是單位教學時間內預期達到的教學效果,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對教學目標的反思,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看目標是否體現了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和意圖。二看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符合班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三看目標是否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有機融合。
二是教學方法的反思。拿英語課堂教學來說,英語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 比如, 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法、排演課本劇法等。但是, 究竟哪一種教學方法最適合某節課的教學內容, 哪一種教學方法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使英語課堂顯得更加生動活潑, 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單元要求, 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特點, 并根據其特點, 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比如, 對于新授英語單詞, 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競猜法、說唱鞏固法來簡化單詞學習, 強化學生對新授單詞的記憶。這樣,枯燥的單詞教學就變得簡單而有趣, 學生的興奮點將自然轉到新課學習上來。對于新授句型, 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創設法、表演法、交際法、小組討論法等, 來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說英語, 練習新句型,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是教學內容的反思。即教師在教學之后,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以及教師在課堂上掌握的一些學生學習的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內容可以包括:按照教案設計和教學要求,自己的教學是否達到了要求,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有何優點,有何缺點或不足之處,進而還可以提出一些改進的想法和具體的措施。在具體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反思新舊知識之間的連貫性,反思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反思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四是教學過程的反思。教學過程指教學活動的展開過程,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借助一定的教學條件,指導學生通過認識教學內容從而認識客觀世界,并在此基礎之上發展自身的過程。教學內容往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生活經驗在課堂中臨時改變,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學方法的運用應按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而變。反思教學過程,即教師是否在教學當中考慮到了學生的具體情況,一些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否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教學策略是否合理,這種教學過程的安排或教學風格的選擇學生是否習慣,是否有助于學生有效理解和消化知識。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反思之中解決,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在學生自主學習或討論時,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選用哪種方法能使學生有效地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