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學反思;意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6(A)—0022—01
課后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它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審視的過程,即審視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成功與不足,肯定成功之處,否定、修正和完善不足之處。尤其是語文教師,更要注重教學反思,因為自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斷提高。所以,反思是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可以說沒有反思就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和進步。
一、課后反思的意義
1. 課后反思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一個有效措施,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只有在反思與評價中不斷優化各種策略、方法和觀念,才能真正做到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2. 課后反思能及時記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教學心得和課堂教學的效果,并將它補充、修正和完善在以后的教案中。
語文教師要學會每天反思、整理自己的教學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及時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這樣,既可以對本節課作出正確的評價,又可為下一輪的教學提供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資料,還能防止某些教學失誤在今后的教學中重現。教學與反思相結合,教學與探究相結合,能幫助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專業素養。
二、課后反思的方法
1. 對使用的教材反思。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科書的首要功能是作為教與學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方法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所以,教師不僅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建設者,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如發現教材中有的生活場景的選擇、問題情境的創設并不是很貼近學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時,教師就應該跳出書本大膽質疑,自選認為更適合學生的篇目,并在反思中作為專題內容加以記錄。
2. 對教學的不足之處反思。在上完每堂課后,教師要靜下心來找找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于形式,有沒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否濃厚等等。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后教學時應汲取的教訓。同時,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找到了哪些解決的辦法和教學的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教學的新方案。從而不斷強化自己有效教學的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對精彩的片斷反思。每上完一節課,語文教師都要不失時機地記錄自己本節課的成功之處與教學開展過程中的亮點。有時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和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的機會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消失。如,哪個教學程序安排得富有科學性,哪個問題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等。
4. 對學生的獨到見解反思。我們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經歷:下課后我們總是樂于把本節課上學生的獨特解法、精彩回答、創新思維等與同事們交流,讓他們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悅。這種源于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源于學生精神世界的獨特感受,是一種無比豐富的課程資源。我們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幫助學生不斷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所以將其記錄下來,完全可以作為以后教學中的第一手材料。
記課后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養成一有所得就及時記下的良好習慣,以記促思。長此以往,定會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以說,課后反思是提高我們專業素質的一個有效措施,是我們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只有在反思與評價中不斷優化各種策略、方法和觀念,才能真正做到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