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核心因素
〔中圖分類號〕 G719.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6(A)—0007—01
一、科學決策指導發展
職業教育任務繁重,難度很大,政府統籌、部門配合是做好職業教育工作的關鍵。為了促進全縣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教育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出臺引領職業教育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明確政策措施,指導全縣職業教育發展。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在教育投入、隊伍建設、辦學條件改善等方面應優先考慮職業學校,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應定期聽取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從而有力地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
二、強化措施推動發展
沒有學生就沒有學校,沒有規模就沒有發展。我們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強化“四項”措施,狠抓招生,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一是強化宣傳動員。采取編發宣傳資料、組織初中畢業生家長會、印發致家長的一封信、在廣播和電視臺開設專欄、教師進村入戶動員等多種形式,宣傳職業教育政策和畢業生就業致富典型,引導不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正確擇校,動員家長主動送學生進職校就讀。二是強化目標管理。按照“全員參與”的要求,堅持落實局領導包片、辦公室包校、初級中學和職教中心全員參與的聯合招生責任制,初步形成了校校以中職招生為己任、層層為中職招生盡全責的工作局面。三是強化“兩后生”招生。采取春秋兩季招生、常年招生和“整體移動、集中培訓”等方式,在“學生自愿、家長同意”的前提下,實行初二后、高二后“兩后生”分流,積極動員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四是強化統籌協調。認真治理非法招生、有償招生,嚴格禁止普通高中招收錄取分數線以下的學生,統籌發展高中階段教育。
三、培養師資促進發展
為了盡快提升專業教師素質,適應職業學校發展,我們明確提出:到2012年,職教中心20%以上的教師除了具備講師和技師兩種資格外,還必須取得心理指導師和職業指導師資格證書,真正實現專業教師一專多能的目標。教育部門采取目標管理、定期督查等措施,加強“四維師資”培養。學校通過采取專業教師教學比武、選派教師赴外培訓、組織課堂教學評等定級、結隊幫扶等措施,加強專業教師、青年教師等教學骨干培訓,較好地促進了教師素質的不斷提升。
四、健全機制助推發展
職業學校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主陣地,質量是職業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源。為了不斷提高學生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力,學校要緊密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市場發展需求,健全完善“三項”管理機制,著力提高教育質量,促進職業教育科學發展。一是健全兩級監控機制。完善校級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和教研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適時對學校就業指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考試考查等教學活動進行監控,落實各項措施,合理取舍教材,科學組織施教,在科學管理中提升質量。二是健全常規督查機制。制定并落實常規教學檢查制度、領導聽課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學生信息員制度、通報反饋制度、考勤制度、教學事故追究制度、畢業生擇優推薦制度、實習生跟蹤調查制度和教考分離制度,促使教育質量不斷提高。三是健全師生考核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教師教學工作考核、教學管理人員考核和學生綜合素質考核等考核制度,促使師生多元化發展。
五、夯實基礎保證發展
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項目”資金,加快學生綜合實訓樓建設;采取市場化方式,吸納社會資金,修建學公寓樓,保證學生實習、實訓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在管好、用好原有實驗設施的基礎上,自籌資金新建學生實訓室,購置教學設備,確保專業課教學的實驗實訓需要。
六、抓好就業引導發展
按照“社會需要什么專業就設置什么專業、市場需求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就業的新舉措,引導職業教育科學發展。一是著力加強縣內外學生實習基地建設,將師傅請進學校,把學生帶進工廠,把教室搬進車間,變消耗型實習為生產型實習,加強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教育,為促進學生就業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實行以“2+1”為主的東西部聯合辦學模式,不斷拓寬學生就業渠道。三是堅持實行“定單招生、定向培養、定點實習、定廠就業”,努力形成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實習結合,頂崗實習與就業銜接,校企共同育人的“訂單”培養模式,逐步實現學校與企業、教學與職業崗位、學生與員工的零距離對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