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員外是清朝康熙年間巴里坤赫赫有名的馬王,當地有一半的馬都是他家的。屈指算來,從他爺爺那輩起到他這一代,王家養馬已有100年了。靠著養馬販馬王家發了大財,成為巴里坤富甲一方的大財主。
王員外假仁假義,刁鉆刻薄、愛財如命。他雇牧馬人時,先以豐厚酬金哄騙人家做工,然后扳著指頭數著,眼見支付雇金的日子臨近時,成天雞蛋里挑骨頭刁難牧馬人,直到人家實在受不了主動提出不干,他便幾兩碎銀把人家打發了。時間長了,方圓幾十里的人都知道了他的伎倆,誰也不愿意給他扛工。
這一天,他正在為人手不夠喝悶酒,忽然管家慌里慌張跑進來說有人倒在了院門前。“晦氣!趕快拖遠點,千萬別讓死在咱門前。”王員外沒好氣地說。當管家說是個小伙子時,他又趕快讓救人。
經過搶救,小伙子醒了。原來,小伙子名叫張文是陜西張村人,三歲時沒了爹,是瞎眼的娘一手把他拉扯大的。今年張村遭遇了百年罕見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為了活命他背井離鄉,一路討飯來到了巴里坤。
張文跪在地上,搗蒜般地給王員外磕頭,哀求王員外把他留下。
王員外捋著山羊胡說:“按理說我應留你,可我這不缺人,管家你說是吧!”看到王員外直遞眼色管家連忙說是。
“老爺,您就行行好留下我吧!只要您能賞口飯吃,我只要一半工錢……”
“好吧!可我把話給你挑明了,這不是工錢多少的事,我是看你實在可憐。”王員外暗自高興,外地人果然好哄。
王員外生怕遇上騙子,馬匹被盜,就派人暗中盯梢張文。通過盯梢沒發現什么異常,張文話不多,能吃苦,每天起早貪黑,馬群上圈后,還不住閑地拿著毛板刷給馬洗澡。
一天他假裝出了遠門,并指使心腹李三引誘張文黑夜盜馬,張文非但沒有盜馬還狠狠把李三收拾了一頓。王員外回來后,他將此事報告給了王員外并提醒他以后要對李三多加小心。
看來真是個老實人,王員外捋著山羊胡樂了。
其實張文真名叫張天,是一位身懷絕技的相馬高手,家住長安。他從爺爺嘴里得知巴里坤是個出寶馬的地方。于是孤身一人趕往巴里坤,追尋寶馬。
抵達巴里坤后,張天心喜不已:這真是個風水寶地!平坦如砥的大草原,水草豐茂,到處都是馬群。
他成天在馬群四處轉悠,令他失望的是十幾萬匹馬中,竟沒有一匹良駒。
難道就這樣空手而歸?張天悶悶不樂,想想《相馬術》中記載唐朝時這里曾出過一匹汗血寶馬,再想想一路受的苦,他心猶不甘。
這天,他為了解悶在街上閑逛,發現一群人正圍著一個嘴歪眼斜的孩子指指點點。走近一聽,原來是有人嘆息說:“怪事,怪事,孩子的父母都長得有模有樣,為何孩子長得這般丑?”
一語驚醒夢中人,對呀!我怎么忘了這茬?張天一拍腦袋,現成的寶馬找不到,為何不尋找那些有可能產寶馬的騍馬呢!
經過一個月的尋找,張天將目標鎖定在王員外家的一匹棗騮騍馬。他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這匹棗騮騍馬盡管個頭不大,卻蹄圓腿長,兩眼有神,尤其是晚上它的眼睛猶如藍寶石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奔跑時,身體舒展,姿態優美,如騰云駕霧。
如何跟蹤騍馬,覓得良駒?張天經多方打聽得知王員外是個假仁假義之人,特別貪財,于是“對癥下藥”,導演了這一幕。
一晃到了秋天。馬不吃夜草不肥,牧馬是個不分白晝的活,張天攬下了夜間牧馬的活。他這樣做一是為了觀察馬交配,因為秋季是馬交配的時節,好馬比君子,馬交配一般都在夜間。二是想證實蒲類湖有神馬的傳說是否屬實。
一天晚上,月光如水,萬籟俱寂。馬兒悠閑地吃草,張天在馬群約五十米處的一張氈上躺著。突然不遠處的蒲類湖一道紅光,接著從紅光里冒出一匹長鬃兒馬,全身炭紅,無一根雜毛,只見它踩著水面,徑直來到湖岸邊的馬群,繞著馬群轉了一圈,瞅準那匹棗騮騍馬,便湊到身邊甩鬃揚尾的親熱起來,親熱了一會兒便開始交配,交配完后又鉆進了湖里。
后來棗騮騍馬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張天心里清楚,這匹馬懷的不是平常的小馬駒,于是他小心翼翼地精心照料。
第二年開春,棗騮騍馬產了一個尕兒馬。這兒馬樣子極難看,又瘦又小,渾身是硬痂,連毛色也看不清。眾人都嫌棄它,張天卻把它當寶貝。在張天的呵護下,尕兒馬慢慢長大了,但與同齡的馬相比矮一截,并且身上仍然是厚厚的硬痂。
張天來到王員外家的第四個年頭,尕兒馬三歲了,開始表現出與一般馬的不同,一天晚上,張天發現這匹馬撒歡時,四蹄冒火。果然是一匹寶馬!張天欣喜若狂。欣喜過后,張天發愁了:尕兒馬已經才美外現了,如不及早動手,定會露出馬腳。
這一天太陽出得老高了,王員外還不見張文起床,于是他讓管家把張文叫進自己的屋。他本打算訓斥張文,但見他兩眼腫得像紅桃,就驚奇地問:“誰招惹你了?”張文趕緊道明了原委,他昨天下午接到家信,老母病危,喚他速回。他左右為難,王員外有恩于他,如離開怎對得起他?如留下來,萬一老母撒手人寰,他將不能扶柩送靈成為不孝之人。昨晚他失眠了,直到天快亮才有了一絲睡意,剛睡了一會兒,便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老母去世了。
聽完張文的話,王員外說:“我本來舍不得你走,可孝字當頭,哪敢不讓你走。你先回家探母,待家務料理妥當,再速回好嗎?”張文流淚點頭答應。
張文向王員外索要傭金,王員外只給了他一半傭金,并假惺惺地說,為了能拴住他,只好不仁了,還說只要張文能回來,他絕對不少張文的一兩銀子。
“王員外既然你這么瞧得起我,我打算在巴里坤安家立戶了。王員外你付我的工錢,我這次只帶一點,其余的存在你柜上,但我有個請求,想借用一匹馬,好快去快回。”“好好,我答應你。”王員外見有便宜可占,不假思索。
為了顯示大仁大義,王員外讓張文隨意挑馬。
張文自然挑了那匹尕兒馬,不明就里的王員外心里樂開了花,心里說你最好不要回來。
張天用計賺得尕兒馬后,他按捺不住三年來朝思暮想一睹寶馬“真身”的苦楚,在離王員外家10里外的一個驛站,依照祖傳秘方,用百樣草藥熬了一鍋湯,用毛板刷醮著藥湯使勁地洗刷尕兒馬身上的硬痂。洗了三個時辰,硬痂褪去了,露出了一身紅綢緞般的毛色,油光閃亮。
正在這時,王員外騎著一匹快馬趕到了。由于沒料到王員外起疑心,待王員外縱馬到眼前時,他想躍馬逃跑已來不及了。
王員外看著眼前的小紅馬,激動得渾身直打戰,心里說這莫非就是《馬經》說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的火焰駒。這可是百年不遇的寶物呀!
原來,王員外也非平庸之輩,當他回屋躺在炕上回想起張文的舉動時,總覺得不對勁,為什么好馬他看不上,非要那匹劣馬呢?他左思右想,覺得蹊蹺,莫非那匹劣馬是匹寶馬?想到這個他后悔得直跺腳。他心存僥幸,騎了一匹快馬,想追上張天。
張天本以為他的計劃天衣無縫,才膽敢在驛站為尕兒馬洗刷硬痂。
王員外從馬上跳下來后,一把抓住小紅馬的韁繩就不松手了。“你這個大騙子,竟然想騙我的寶馬!”
張天見此心里暗暗叫苦。但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主人家,我合不該隱瞞你,這的確是一匹寶馬,你要收回,我也無話可說。但念你對我有救命之恩,我救救你,這匹馬有個大毛病,不說清會斷送你的命!”正要跨身上馬的王員外愣住了。“不信,讓我騎給你看。”張天從王員外手中接過韁身,翻身上了馬。紅兒馬立刻像人一樣直立起來。王員外倒吸一口涼氣,心想他如不說,我貿然上馬定會非死即傷。張天說:“摸一下它的脖子就乖了。”紅兒馬果然乖了。王員外正準備從張天手中接過韁繩,張天又說:“這馬還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千萬別磕它的肚子,否則它還會直立。”看到王員外半信半疑,張天說:“不信,我磕給你看!”說著就用腳跟猛地磕了一下馬肚子。紅兒馬長嘯一聲,四蹄冒火,像箭一般地沖向東去的大道。
待王員外回過神過來,張天已不見蹤影。
(注:兒馬指未曾閹割的公馬。騍馬指的是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