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天氣預報說明天要降溫,你記得給孩子穿厚點……”
“欣,媽今天聽到一個偏方,專治你冬天手冷腳冰,聽說很管用的……”
電話里又傳來了母親的嘮叨,瑣碎而絮叨。耐心傾聽之余,心頭卻悄然漫過縷縷暖意!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母親,也只有母親,才會對你如此的牽掛不已,如此的嘮叨不止。
連三四歲的兒子都知道,姥姥的電話是最及時的天氣預報。記得兒子從小大部分時間在母親的身邊,要上學了,我把三歲的兒子接到身邊,一邊工作一邊照看孩子。
孩子長大了,可母親的牽掛卻依然不止。孩子對氣候敏感,每逢換季天氣突變,便會有電話打過來叮囑,孩子應穿哪件夾襖,哪個長褲,啰嗦半天沒完沒了。每兩三天一個電話,幾年如一日,從未間斷。甚至有時我不知道第二天天氣怎樣,孩子便會說,打電話給我姥姥呀,她不是每天都看天氣預報嗎?此時的我啞然一笑,是啊,有誰知道,母親您就是女兒最準確的天氣預報。也許只有母親,才會對兒女如此的冷暖相知啊!
記得有一年冬天,家里地里也沒什么活了,正好我要考試了。母親便提著大包小包來幫我照看孩子。半夜時,睡得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孩子喊著要喝水。我隨便應了聲,說天快亮了,到起床再喝吧,就翻過身又睡著了。朦朧中,母親不知什么時候披上棉衣給孩子倒了一杯水,孩子喝畢,母親又叫醒我說:“欣,你也喝點吧,潤潤喉嚨,空氣太干燥了?!蹦强蹋宜馊?,滿懷愧疚,為自己的自私。
平時,沒事我也常打電話問候母親,陪母親嘮叨嘮叨,聽母親的聲音,心里就踏實些。而電話那頭,永遠是一成不變的說自己很好要我如何放心的一類話語。
2003年冬天,忙于期末復習的我,竟然疏忽了對母親的問候。終于閑下來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好久沒有母親的消息了。最后,才得知母親在早上掃院子的時候,不小心滑倒摔了一跤,膝蓋髕骨粉碎性骨折,手術已順利結束。這消息對我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是母親告訴所有人,知道我性子急,工作緊,怕我著急,周圍人就一直瞞著我。當我流著淚給母親電話的時候,那頭依然是母親親切的安慰:“哭啥呢,我又不是缺胳膊少腿了。手術還算順利,醫生說休息半年多就恢復了。別哭了,媽不是現在好好的嗎?哦,你工作忙,還有孩子,就不要來回朝醫院跑了?!蹦强?,我還能再說什么呢?那刻,只有心痛如絞。
地震了,是母親打過來電話第一個問候時,而我卻正著急在撥打孩子班主任的電話;甲流感泛濫時,時常響在耳邊的依然是母親的叮囑,可我給家里熏醋時卻忘了告訴母親一聲……
這些平凡的問候與關切,有時,甚至是不知重復了多少遍的嘮叨,卻讓我在不經意間成了一種無形的依靠。隔幾天沒有父母的消息,便會心覺不安,總要打個電話過去?,F在,在我和姐姐的再三堅持下,父母來到了我們居住的小城。距離近了,就是不常打電話,也感覺母親就在身邊。但是母親的電話,總會習慣性地在耳邊響起:蒸了幾個包子,包了幾個餃子,或是腌制了些芥菜絲,都給打個電話通知一聲,想讓我們都嘗嘗。其實,做兒女的,不管年齡有多大,個子有多高,在母親的眼中,他永遠都是孩子。有父母在身邊,真是一種莫大的福氣。
現在,母親的電話,總會在不經意間及時響起,溫暖,踏實,讓整日奔波忙碌的心靈,得以暫時的休憩與回歸。
就這樣,擁著這份淡淡而馨遠的幸福,我微笑著走過每一個日子。
今天,又起風了。電話里母親那不知重復了多少遍的嘮叨,又在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