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難得的好劇。以往很多軍事題材的電視劇,嚴格意義上其實都不能算是軍事題材。它們干的都是借殼生蛋的事兒,比如把一個三角戀的故事置于軍營背景中,這些電視劇隨便置換一個背景——比如大學或者農村,故事也完全可以成立。
我更愿意將《兵峰》與另外一部注定會被載入史冊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做比較。《士兵突擊》絕大部分都在講述一個個年輕的戰士在軍營之中的歷練成長,士兵與軍營之間的關系渾然一體。《兵峰》則著力刻畫當代士兵的情感世界——尤其是愛情。它將士兵對國家的忠貞與對愛情的忠貞巧妙融合。作者顯然具備豐富的軍旅生活經歷,他們將對于軍隊生活的體察充分融入到了劇情中。
中國當代軍旅題材電視劇面臨一個最大困境——如何描寫沒有戰爭的軍人,這與好萊塢電影決然不同。沒有戰爭,就沒有了最具吸引力的類型化敘事方式以及塑造人物的絕好背景。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軍事題材電視劇讓形形色色的軍人們去談情說愛大搞三角戀。但《兵峰》成功地找到了最為接近戰爭的矛盾沖突——人與自然環境的抗爭,在終年不化的兵峰之巔,廣袤荒蕪的青藏高原,人與自然的抗爭有時候就是你死我活。這種背景下的軍營世界,自然存在了一個讓人可以為之全情投入的天然舞臺,加之整部劇影像風格上的唯美,使得它的文藝氣質濃郁,配以令人浮想聯翩的主題音樂,的確能令觀眾耳目一新。
不僅于此,《兵峰》對人物的塑造,也值得認真分析。劇中的軍人——從將軍到小兵,人物個性全部棱角分明。這些人物全都不是逆來順受的老實人,不安、憤怒、調侃甚至違抗軍命,人物性格豐富而飽滿。比如片中的那個將軍——羅桑,實在可以列入歷代軍事題材影視作品經典形象集錦當中,他很“不靠譜”,頗有巴頓將軍的風采。更為重要的是,安排在他們身上的每一條情節線索,都會將這些人物引入死命糾結的萬丈深淵。他們的內心世界所顯現的景象有時候比嚴酷的自然環境還要來得可怕,當然這種糾結基本上會被限定在情感范疇之內,對于保家衛國的大原則不會構成任何反作用力。當然,《兵峰》仍脫不了慣常的“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方式,但這反而是類型化影像敘事的必然要求,軍事題材的電視劇需要塑造偶像,要么怎么會有《壯志驕陽》這樣的電影?由于沒有戰爭,無法在最殘酷的生死搏殺中彰顯人性或反思人性,所以將主題進一步深化,進一步融入人物那無法擺脫的糾結情感,恐怕成為了現階段的惟一選擇。《兵峰》在這方面的確找到了最為合適的一條道路。
編劇手法上,同樣可以看到類型化敘事的大量運用。比如一個男性世界的軍營,突然出現了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是以自殺者的身份出現在他們眼前的,這使得該劇具有了極大戲劇性的前提。作者還不滿足于此,在第二集就讓兩個最重要的男人與這位女子一同上路,這又具備了成為一部公路片的可能。在一些具體的場景中,編劇還運用各種類型化敘事元素,將這些戲變得更為豐富好看,比如渡口哨所之內的一老一小兩個普通士兵,對白的寫作方式完全借鑒了喜劇片的元素,兩個人的話互相搭著走,你一言我一語,讓一場招待戰友吃面條的過場戲平添了許多異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