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金牌制片人之稱的杰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從來不擔心沒人與他合作,而迪士尼公司較早時候也曾表示,雖然布魯克海默近來在電視電影領域遭遇一系列挫折,但迪士尼高層仍將與布魯克·海默的合作視為票房的保證。總是對“魔幻題材”情有獨鐘的布魯克·海默一連制作了三部《加勒比海盜》電影,全球票房總計達到驚人的2.75億美元,而第四部《加勒比海盜》(3D版)已定于明年5月上映。布魯克海默本人目前正在夏威夷拍攝《加勒比海盜:陌生的潮汐》(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
《魔法師的學徒》票房不理想
7月份下旬上映的《魔法師的學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首周票房只有區區1760萬美元,導致布魯克海默與迪士尼裂痕加深的傳聞甚囂塵上。在已經離任的迪士尼電影制作總監奧倫·艾維夫(Oren Aviv) 和公司總裁迪克·庫克(Dick Cook)的大力支持下,《魔法師的學徒》當初的制作成本至少有1.6億美元,而這些錢有一部分原本是計劃用來拍攝《加勒比海盜》第四部。
其后,《魔法師的學徒》的市場宣傳開支超過5000萬美元,雖然MT·卡尼(MT Carney)是在《魔法師的學徒》宣傳發起之后才出任迪士尼電影公司的營銷總裁,但她仍參與制定了整個宣傳計劃。
這部影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以前預估的核心觀眾群并不買賬。《魔法師的學徒》無法吸引年輕影迷,或許是因為它的檔期與《卑鄙的我》(Despicable Me)以及其他同期上映的合家歡類型影片重疊有關。《魔法師的學徒》首周票房中,大約55%來自于25歲以上的觀眾,其中,夫妻影迷占一半以上。恰恰反襯出它不受年輕觀眾的歡迎。
迪士尼仍對合作充滿信心
實際上,在《魔法師的學徒》之前,布魯克海默近年擔任制片的三部影片均在電影市場意外遇冷,它們分別是2010年5月上映的《波斯王子:時之刃》(Prince of Persia: The Sands of Time)、2009年7月上映的《豚鼠特攻隊》及2009年2月上映的《一個購物狂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
今年5月,迪士尼花費350萬美元購買了科幻動作電影《光速》(LightSpeed)的劇本,幾周后,布魯克海默又開始籌拍二戰題材影片《刺殺隆美爾》(Killing Rommel)。另一部由布魯克海默制作的《游俠傳奇》(The Lone Ranger)也計劃在2012年上映,該片由《加勒比海盜》系列的主演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出任主角。
迪士尼電影制作主管肖恩·貝利(Sean Bailey)曾表示:“我們與布魯克海默建立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關系,一起開創了近年來最受觀眾認可、最成功的幾部動作電影。”布魯克海默的電影事業并不限于與迪士尼合作。例如,他仍然在與索尼合作籌拍《絕地戰警》(Bad Boys)第三部。《絕地戰警》第一部拍攝于1995年,由布魯克海默和已經去世的唐·辛普森(Don Simpson)共同擔任制片人。
倘若布魯克海默在迪士尼的下一部作品再次遭遇滑鐵盧——目前他面臨的形勢實在不妙,其下一個落腳點極可能會是華納兄弟影業公司,他已與該公司簽訂了一份電視劇集制作協議。無論他是繼續留在迪士尼,還是到別的公司去碰運氣,相比以前在迪士尼享有充分掌控權的日子,布魯克海默今后恐怕會事事受制于人。
華納兄弟的資深制片人喬爾·西爾沃(Joel Silver)就是前車之鑒,在連續幾部作品表現不佳后,他與老東家的關系由熱轉冷。另外,布魯克海默在劇本方面的話語權或許也會受到限制。一位消息人士稱:“許多像他這樣的大腕過于癡迷某種模式,重復拍攝同種類型的影片。”
電視領域發展同樣遭遇瓶頸
布魯克海默近來在電視制作方面同樣發展不順。布魯克海默在這個領域也曾戰果輝煌,由他制作的CBS電視臺經典罪案劇集《犯罪現場調查》(CSI)至今仍是歷史上最賺錢的電視劇集,《極速前進》(The Amazing Race)則在冒險游戲競技類紀實真人秀節目的收視率上居于領先地位,罪案題材的《尋人密探組》(Without a Trace)和《鐵證懸案》(Cold Case)在各自電視臺播出后也獲得了不錯反響。
但近兩年來,布魯克海默名下的《五角精英》(E-Ring)、《律政俏主婦》(Close to Home)和法律題材劇《正義》(Justice)均是只播出了一、兩季即遭遇“腰斬”。今年,CBS電視臺又取消了《最后一刻》(Eleventh Hour)的播出計劃,宣布停播《邁城急救》(Miami Medical),而ABC電視臺也給《尋名問姓》(The Forgotten)的第二季判了死刑。布魯克海默的電視事業一時間進入了“四面楚歌”的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