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凡達》3D銀幕的票房與總票房的比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82%。打著3D旗號的影片接踵而至,但事實證明,《阿凡達》的這一紀(jì)錄不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將絕后。
在《阿凡達》之后,迪士尼的《愛麗絲夢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和夢工廠的《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表現(xiàn)最好,3D銀幕的票房的占比均達到了三分之二。隨后,迪士尼的又一部3D大作《玩具總動員3》同時以2D、3D、IMAX 3D三種形式上映。截至今年7月底,這部動畫片的總票房收入突破7億美元,而3D銀幕的票房貢獻率達到60%左右。相比之下,在拍攝制作已經(jīng)完成、在上映之前才突然想起要搭乘3D快車的《諸神之戰(zhàn)》(Clash of the Titans),雖然3D銀幕票房貢獻比例也過半,達到52%,然而,火眼金睛的觀眾在看完這部后期制作出來的3D電影后大呼上當(dāng),評論界更是大加批判,為《諸神之戰(zhàn)》冠上了“偽3D”的名號。
好萊塢今年暑期檔的一大突出特征是3D大片扎堆。
7月1日,派拉蒙的全年齡級別3D魔幻電影《最后的氣宗》(The Last Airbender)在美國、加拿大上映,預(yù)計3D銀幕的票房貢獻率在55%左右。
7月9日,環(huán)球影業(yè)全家歡3D動畫片《卑鄙的我》(Despicable Me)登陸大銀幕,預(yù)計3D銀幕的票房貢獻率能夠達到45%。
縱觀這一系列不斷下降的票房比例數(shù)字,有人認(rèn)為,觀眾對3D影片“審美疲勞”了。
不過,也有業(yè)內(nèi)人士給出了另外的解釋: 3D銀幕過少是制約3D銀幕票房收入的最突出因素。當(dāng)然,3D電影的大量誕生和上映,必然會推動3D銀幕數(shù)量的增加,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環(huán)球影業(yè)發(fā)行主管尼基·洛可(Nikki Rocco)說:“雖然相對來說,《卑鄙的我》這部動畫片的3D銀幕票房貢獻率較低,但增長空間依然非??捎^。不過,3D也好,2D也罷,觀眾有更多的選擇是好事?!?/p>
而華爾街的市場分析師們則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影片本身?!敖冢胁簧偃俗闹赋?,3D銀幕票房貢獻率的不斷下滑,預(yù)示著觀眾對3D的審美疲勞。我們卻認(rèn)為,讓觀眾感到疲勞的并非3D,而是影片平庸乏味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