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舞臺是廣闊的,真想做一臺先進文化的‘播種機’,辛勤耕耘在高橋這片土地上。”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高橋街道坦橋村大學生村官蔡鴻說。
到農村工作后,蔡鴻發(fā)現(xiàn)村民們晚上的娛樂活動很少,于是便產生為當?shù)厝罕娏x務播放電影的強烈念頭。2010年初春,在高橋街道辦的支持下,蔡鴻與另外12名村官一起,組建了義務放映隊,開展“紅色電影進村入企”活動,經常到各村巡回放映。由他們精選的《建國大業(yè)》、《太行山上》等一大批國產優(yōu)秀紅色影片,利用投影儀等設備,免費到村、企業(yè)進行播放。在播放電影的同時,還穿插播放一些法制類節(jié)目片段,以增強當?shù)厝罕姷姆ㄖ埔庾R。在高橋務工的貴州青年小吳笑著對記者說:“通過觀看紅色影片,使廣大群眾加深對共產黨、對新中國的感情,使人們受到一次次心靈上的洗禮。”“紅色電影進村入企”活動開展以來,受到當?shù)厝罕姷臍g迎,蔡鴻卻始終默默奉獻在后臺。每次當電影放映散場、觀眾都離開后,蔡鴻和高橋其他大學生村官仍在整理著放映設備、清理場地。
在農村廣闊的天地,一些大學生村官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先后躋身于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行列,為農村經濟增光添彩。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蔡鴻卻非常熱衷于做文化公益事業(yè)。2009年6月,在高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支持下,蔡鴻牽頭成立了“高橋大學生村官文化服務社”。該服務社立足于農村實際,堅持公益性與經濟性相結合的創(chuàng)社理念,以促進農村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為今后創(chuàng)業(yè)積累經驗為辦社的目標,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長,實行“單兵服務”與組團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為轄區(qū)群眾廣泛提供文體活動組織策劃、網頁設計和培訓等服務項目。“車木大比武”,對坦橋村村民而言是個新事物,聽著新鮮,但敢于報名參加的卻寥寥無幾。蔡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辦好這次活動,他主動給每家農戶打電話,鼓勵他們參與。有村民說:“習慣了農民的日常生活,不想湊這種熱鬧,怕別人說閑話。”蔡鴻就及時地進行勸說和溝通,并把村民的顧慮告知村干部。然后在村領導的帶動下,眾村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大家紛紛報名參加,全村掀起了參賽的熱潮。在比賽場上,眾選手不甘示弱,場下圍觀群眾也紛紛評價、交流看法,呈現(xiàn)出一片和諧之景。該活動不僅為車木從業(yè)人員創(chuàng)造了一個切磋提高技藝的平臺,也為當?shù)厝罕娕c高橋新臺州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促進了不同人群關系的融洽……
令人欣喜的是,千百年來種慣了莊稼的高橋農民如今開始“種文化”了,農村大舞臺紅紅火火,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