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正規金融的界定
正規金融指的是那些經央行批準的,受金融監管當局監管的金融機構或金融活動,除此之外的金融機構或金融活動為非正規金融,也就是說非正規金融一般是指為那些未被中央銀行或監管當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動。亞洲發展銀行將非正規金融定義為:不受政府對于資本金、儲備和流動性、存貸利率限制、強制性信貸目標以及審計報告等要求約束的金融部門。國內學者較多使用民間金融這一概念,此外,非正規金融還被冠以非規范金融、地下金融、黑色金融、體制外金融等名稱。
二、我國中小企業非正規融資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許多問題,其中資金供給上的不足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正規金融難以滿足資金需求的情況下,民營中小企業紛紛轉向非正規金融(又叫民間金融),非正規金融已成為其外部融資的主要來源。2005年中國私營企業家協會抽樣調查數據表明,私營中小業主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小生意和生產積累以及民間借貸。
2006年1~3月,為進一步掌握中國地下金融、民間金融的規模和結構以及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影響,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組,在全國27個省份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和田野訪問。據調查測算,2005年中國地下信貸的規模為2.9萬億左右,民間金融、地下金融和非法金融規模占正軌融資渠道比重超過3成。另外,被調查企業對銀行借貸、商業信用、社會公開募集等正規融資途徑的依賴程度分別為22.3%、19.5%和15,1%,對內部集資、高利貸等非正規融資的依賴程度達到17,3%和14.3%。如果加上其他融資途徑,全國27個省區的企業對非正規融資的平均依賴程度達到42.4%。從全國的平均水平看,非正規融資在企業全部融資中所占的比重約為28,9%。
總體來看,近年來,中國非正規金融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融資區域逐漸由本地區擴展至跨市、跨省甚至跨地區借貸;第二,融資方式由原來的隱蔽型轉為目前的半公開半隱蔽型;第三,借貸利率較高,無息借款比重逐漸降低,大額借貸金額不斷增大;第四,借貸手續日趨規范,由過去的口頭信用約定為主逐漸轉變為正式的書面約定,往往需要有存單、債券、房地產等作為抵押或質押,大大降低了貸款風險;第五,借款用途由消費性貸款逐漸轉向生產經營性貸款;第六,非正規金融組織化程度明顯加強。
三、非正規金融——中小企業融資的有益補充
在金融市場上,金融主要通過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的儲蓄——投資轉化機制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然而,由于信息不對稱使得銀行在面對中小企業貸款時選擇“惜貸”,正規金融無法行使金融功能,而非正規金融則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有益補充。
(一)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制度經濟學認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簽約前搜集信息的成本、簽約成本以及監督和約履行的成本,非正規金融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首先,非正規金融往往與本地私營中小企業有著密切聯系,同時,由于地緣關系、人緣關系的存在,非正規金融組織可以建立起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從而以低成本獲取借款人信息,有效降低簽約前搜集信息的成本;其次,從簽約成本來看,非正規金融手續簡單、服務周到、合同內容簡單實用、借款周期短,而正規金融貸款期限相對固定,對每筆貸款都要逐筆上報申批,經過信貸管理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審貸委員會等層層把關,較高的門檻往往將中小企業拒之門外,因此,中小企業選擇非正規金融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中的簽約成本;再次,正是由于非正規金融與中小企業有天然的聯系,如鄰居關系、老鄉關系、親戚關系或合伙關系等,非正規金融市場上的貸款人對借款人的資信、收入狀況、還款能力等更容易進行了解,從而能夠進行有效甄別,以低成本實現對借款人使用貸款的有效監督。
(二)有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非正規金融往往具有高利率的特征,但是,非正規金融利率在一定程度上較真實地反映出一定時間和空間內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和資金價格,有助于發揮利率杠桿功能,引導金融資本的資金流向,發揮發揮市場利率機制的資金配置效能,提高全社會的資金使用效率。民間利率也是金融機構貸款定價的重要參照系數,正規金融可以通過監測非正規金融利率,調節當前信貸投向和利率水平。
(三)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中小企業很難通過正規融資渠道獲得資金支持,而資金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又十分重要,猶如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一樣,非正規金融的出現滿足了這些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盡管,中小企業獲得非正規金融融資支持往往需要支付較高的名義利率,但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遠遠大于支付的高利率。
資金約束往往成為制約大多數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根據李永軍(2001)、林毅夫(2003)的研究,我國資源稟賦結構的特點是資本稀缺、勞動力豐富,這決定我們的比較優勢在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資金需求量大又很難上市,因此,中小型金融機構包括正式的中小銀行和非正規金融成為提供融資服務的最合適的金融制度安排。
(四)有助于促進正規金融的發展
非正規金融的存在填補了正規金融業的缺失,同時,也向正規金融的管理體制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挑戰。非正規金融將在客戶資源、服務質量、人才競爭等方面對正規金融構成壓力,這種壓力有助于正規金融挖掘內部潛力,改善金融服務,加快改革和創新步伐,促進正規金融的發展。另外,正規金融服務的改善、管理機制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非正規金融將較高的利率降下來。
四、促進非正規金融發展的建議
(一)完善立法,規范非正規金融發展
從法律上,規范非正規金融的發展是進一步發揮非正規金融功能作用的制度基礎,沒有法律保障的非正規金融發展必將成為無本之木,很難成材成林。同時,只有建立非正規金融法規,才能使非正規金融合法化、規范化。
(二)加強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的合作,實現二者的有效對接
正規金融可以與小額貸款擔保公司、基金會、互助會等非正規金融擔保組織開展合作,由擔保組織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擔保,向正規金融機構承借貸款,并收取合理的手續費。這樣既保證了正規金融貸款的安全,也滿足了農民或小企業貸款需求,擔保公司還獲得了一定的收入。
(三)積極引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非正規融資渠道
當然,非正規金融在發展中也存在著缺點,如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穩定、容易引起國民經濟發展失衡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缺點的存在,就對其采取遏制手段,強行禁止。因為,非正規金融是市場機制作用的結果,它的存在有其現實的社會經濟原因,“一刀切”的做法只會使它的存在更加隱蔽,繼續沿著灰色甚至黑色金融的軌道發展,而不可能達到遏制的目的。在實踐中,應該積極引導,加強立法規范,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非正規融資渠道。
(作者單位:泰山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