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城鄉商品市場是協調城鄉經濟活動的重要紐帶,是實現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本文在分析了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統籌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深入分析制約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均衡發展的各種因素,以期為縮小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差別提供依據。
一、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發展現狀評價
河北省商品市場總體發展迅速,流通規模不斷擴大,交易水平不斷提高。2009年河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764.9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城市市場實現零售額2335.7億元,增長17.8%,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3013.9億元,增長18.4%,高于城市0.6個百分點,農村市場增速加快,充分表明全省城鄉商品市場呈現同步運行的發展格局和共同繁榮的可喜局面。
雖然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總體快速發展,但是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發展不平衡現象仍舊存在。河北省大多數農村市場基礎設施落后,大多采用攤位式管理,不少市場還是大棚或露天交易;河北省農村市場交易主體主要還是分散的農戶和個體運銷戶,經紀人組織化發展水平較低,目前河北省平均每個縣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數量還不到19個,有46%的縣不到lO個,有近30%的縣在3-5個以內,還有幾個白點縣;新型農村流通業態發展滯后,現代流通產業在流通總量中所占比例小,流通現代化水平低,與農民消費需求相適應的新型業態少。據調查,河北農村日用消費品90%以上通過個體商戶經銷,但農村批發市場僅有9.23%的市場采用電子商務技術。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的協調發展。
二、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統籌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針對目前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的發展現狀,我們有必要對其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導致城鄉市場發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以便于制定相應對策。
(一)選取指標,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阻礙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協調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閱讀了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征詢相關專家的意見,并依據指標選取的全面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等基本原則,初步選定下列5大類15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見表1)。
(二)構造判斷矩陣,確定指標權重
通過構造比較判斷矩陣及矩陣運算的數學方法,對評價指標進行評分,確定本層次中與其相關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對權值,將定性指標定量化。此步驟主要采用德爾菲法由有關專家及業內人士進行專家決策,并在大量調研資料的基礎上利用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各層次各指標之間的權重,最后進行一致性檢驗。該評價運用了“1-9標度法”(見表2),其中2,4,6,8分別表示C;對上層的影響比C對上層影響介于1、3,3、5,5、7,7、9之間。
(三)指標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在以上判斷矩陣的基礎上,將各一級指標的權重與各二級指標的權重相乘,即可得到各個指標的綜合指數,并進行綜合總排序,結果如表1所示。
指標總排序后,進行整個層次的一致性檢驗,若CR<0.1,則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否則,重新調整判斷矩陣,直到滿意。本文得出CI=0.001,CR=0.003<0.1,所以層次總排序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檢驗通過,并接受該分析結果。
(四)結果分析
上述排序表明:市場規模因素是當前影響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協調發展的首要因素,其中,城鄉市場數目和城鄉商品交易額排在第1位,表明市場的數目和交易額的差距擴大是造成城鄉商品市場發展失衡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大力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村市場繁榮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商品流通速度排在第3位,表明河北省農村商貿流通業發展還不夠完善,流通效率低下,嚴重阻礙農村商品市場發展;同樣排在第3的是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表明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擴大也是影響城鄉商品市場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提高農民消費能力是當務之急;另外,經濟二元結構、市場從業人數,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投資力度等等,也都是影響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認真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促進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的和諧發展。
三、總結
總之,城鄉商品市場是協調城鄉經濟活動的重要紐帶,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必須對影響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協調發展的各種因素有充分的認識,并采取有效對策,減少不利因素對河北省城鄉商品市場協調發展的影響,逐步縮小城鄉商品市場之間的差距,促進城鄉商品市場共同繁榮。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