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受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和文化因素的影響,許多人養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習慣,并且導致許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性病和愛滋病的蔓延。從網絡媒體中,我們了解到新世紀疾病的三大類別為生活方式疾病、心理障礙性疾病和性傳播疾病,而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無法依靠疫苗進行控制,要想克服這些疾病只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鍛煉習慣。
科學的體育鍛煉與人的生命質量關系密切,是一種與現代人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休戚相關的特殊生活方式。增氧健身運動,是以增加運動過程中機體對氧氣的攝入量及氧氣在機體內流量為特征的一種連續的有節奏的運動。因其健身種類繁多、效果明顯,得到各國人們的青睞和推崇。
一、相關研究
(一)增氧健身運動概念
增氧健身運動,亦稱“增氧健身法”,由法國肯尼恩·庫珀醫生在二十世紀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二十世紀初由俄國專家在推薦新的健身方法時提出了增氧健身運動一詞。增氧健身運動是以增強體質和心肺循環功能為主要目的,以運動時自身呼出的氧氣與吸入的氧氣基本平衡為特征,以增加運動過程中機體對氧氣的攝入量為主的一種連續的有節奏的新型健身運動。
(二)增氧健身運動、有氧運動及無氧運動的異同
有氧運動就是在氧氣供應充足的情況下進行的、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謝方式提供能量的運動,是一種能夠增加心肺功能的身體活動,有氧鍛煉包括快走、慢跑、游泳、有氧舞蹈、有氧健美操等。由于運動時間、運動強度等達不到一定的量,所以不能引起機體各運動器官的適應性變化,因而并不是健身運動的最佳選擇。
無氧運動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機體攝取的氧氣滿足不了機體的運動需要,從而使機體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不能持久的運動。無氧運動包括短跑、跳躍、負重等,運動后會感到肌肉酸軟無力、呼吸急促,因體內乳酸等酸性產物的積聚,容易造成腦部缺氧,因此并不適合用來健身。
增氧健身運動是以運動時自身呼出的氧氣與吸入的氧氣基本平衡為重要特征的一種新型健身運動,介于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之間,屬于有氧運動的范疇,三者的區別與聯系見表1。
由表1可知,增氧健身運動、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在健身主要功能、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作用、方法等方面,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之間的界限很模糊,不同人群、不同年齡和不同性別的人在運動時,運動量、運動強度及運動負荷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項運動也要根據參與的人群,控制好運動量及運動負荷。盡管增氧健身運動很難掌握,但它卻是一種最有效、最全面的健身方法,不僅可以健身,還可以健心健腦,因此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和推崇。
二、增氧健身運動在促進身心健康生活方式中所起的作用
經濟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身心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勞動性質從體力勞動轉變為腦力勞動勢必導致生活方式的轉變,進而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而增氧健身運動從二十世紀60年代提出后,因其健身功能繁多、效果良好,在短短幾十年間就得到各國人們的青睞和推崇,在促進人們形成身心健康生活方式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一)增氧健身運動可以緩解、轉移因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身心疲勞
經常進行增氧健身運動可以使高度緊張、疲勞的神經得以休息、轉移,而且可以通過肢體的運動調節全身的平衡緩解腦疲勞,在工作、學習之余進行一些增氧健身運動可以解除身心疲勞,能更快、更適應地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工作、學習中,縮短進入工作狀態的時間。
(二)增氧健身運動可以提高人們對現代生活節奏的適應性
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在逐漸加快,人們應該適應這種潮流,增氧健身運動在此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橋梁和媒介角色。一些實驗和調查結果表明,運動員和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對生活節奏的改變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因為體育運動不僅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得到鍛煉,也使人們掌握了多種運動技能和快速活動的方式,從而也提高了人體對外界的適應和應變能力,同時也幫助人們克服對快節奏生活的抵觸、恐懼、害怕和焦慮等心理障礙。運動過程中人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緩解了因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壓力。
(三)增氧健身運動可以豐富人們的余暇生活
現代社會余暇時間的增多使余暇活動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隨著人們對健康觀念認識的轉變,把體育活動作為余暇活動主要內容的人越來越多,而增氧健身運動形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和參與。
(四)增氧健身運動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
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防止病毒的侵入,而不同運動強度、運動負荷下人體所表現出的免疫機能的動態變化過程是不一樣的。
流行病學調研結果顯示,經常從事適量強度、負荷的運動者比靜坐工作者或較小強度運動者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低,這是因為適中負荷運動期間,免疫系統會發生數種有效變化,如抑制免疫功能的應激激素和親炎性細胞因子未見升高,研究認為每一次適中負荷運動對人體的免疫監視功能都起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似乎在較長時間內降低機體感染的危險。
(五)增氧健身運動可以增強心肺機能
增氧健身運動是一種連續的有節奏并有一定強度的運動,因此運動期間,運動器官、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活動均處于較高水平,使呼吸和循環系統承受較大的負荷,能明顯提高心血管系統功能特別是心臟工作能力,可以通過降低心率使心臟增大改善心血管機能,增進人體健康。
三、增氧健身運動促進身心健康的鍛煉方法
由表1中我們看到,增氧健身運動是增強體質、提高心肺功能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以健身為主導原則的前提下,我們推崇增氧健身法。增氧健身運動一般采用間歇訓練法和持續訓練法,在運動過程中用心率控制鍛煉的強度。
(一)間歇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指對多次練習的間歇時間做出嚴格規定,使機體處于不完全恢復狀態下反復進行練習的訓練方法。間歇訓練法根據負荷時間、負荷強度及心率指標的不同,又分為高強性間歇訓練法、強化性間歇訓練法和發展性間歇訓練法。發展性間歇訓練法可以發展有氧代謝系統供能能力、有氧代謝下的運動強度以及心臟功能,因此被作為增氧健身運動的訓練方法。
(二)持續訓練法
持續訓練法指負荷強度較低、負荷時間較長、無間斷地連續進行練習的訓練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由于機體內臟器官的惰性較大,需在運動開始后約3min才能發揮最高機能水平,因此,為提高心肺功能,練習時間需在5min以上,負荷心率在160次/min。
四、對參與增氧健身運動人群的建議
(一)在進行增氧健身鍛煉時應區別對待
在選擇運動項目時要符合個性特征,以個人喜歡或擅長的運動項目為主。選有助于改善自身身心健康,并且是自身體力允許的體育運動項目。概括說,就是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掌握運動規律并持之以恒。
(二)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增氧健身鍛煉
增氧健身運動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因此鍛煉時運動量、運動強度不容易把握,對運動項目的選擇也應該慎重,無鍛煉基礎的人,在進行增氧健身鍛煉之前要請教相關的專業人員。
(三)合理控制運動強度
進行增氧健身鍛煉時,運動強度的把握和控制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同一項運動,運動強度不一樣,其鍛煉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別,參加鍛煉的人可以用自我檢測法控制,如果感到疲勞或呼吸急促時應適當降低運動強度。
參考文獻:
[1]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2]孫桂芳,王清玉.增氧健身運動與身心健康生活方式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
[3]孫桂芳,王清玉.增氧健身運動與身心健康生活方式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
[4]鄭厚成.現代體育與健康文化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5]孫麒麟.體育與健康教程[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6).
(作者簡介:徐好娜(1982-)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體育教育訓練學。羅俊波(1979-)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