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點項目,《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本)和《列寧專題文集》(5卷本)正式出版,既是我們黨一貫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出版的傳承,也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集中體現。馬克思列寧主義原著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世界觀、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指導無產階級解放的理論指南,“老祖宗不能丟”,只有深刻理解原著才能推陳出新,進而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
一、我們黨一貫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學習研究
我們黨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重視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因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立黨之本。能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關鍵在于是不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此,必須有計劃、有組織地不斷開展攻讀馬克思主義的原著活動。
建黨初期和戰爭年代,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就十分重視閱讀學習馬克思等人的著作。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就向全黨提出普遍深入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任務,并號召“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后來在延安整風過程中,中央專門組織專家翻譯了馬列著作,并出版了“干部必讀”系列書籍,提出干部要讀20—30本馬列的書。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重提學習馬列著作,并親自審定了一套“干部必讀”書目,成為建國初期廣大干部、黨員群眾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的必備書籍。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研究也始終沒有放松。盡管毛澤東思想已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但領導干部并未放松對攻讀馬列著作的要求。每隔三五年,毛澤東就會提議全黨集中一段時間和精力學習馬列著作。1957年中宣部按照中央要求,選編了包括馬列原著的社會主義教育課程;1963年中央指示黨內高級干部要學好馬恩列斯著作,中宣部為此擬定了“干部選讀馬恩列斯著作目錄”,即通常所說的“三十本書”。即使在“文革”期間,斗爭十分尖銳,毛澤東也向全黨提出讀《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等6本馬列的書。
改革開放后,我黨對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學習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鄧小平提出讀原著“要精,要管用”,大力倡導全黨開展馬克思主義學習運動。江澤民、胡錦濤也都反復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重要性。在黨的十五大的報告中就明確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了根本?!笔笠詠?,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又做出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并把編譯出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列為工程的重點項目??梢姡h的領導人,在社會主義改革的實踐中,都深刻體驗到黨員和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低下,并認識到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些都極大地推動了全國范圍內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的開展。
二、清醒認識新時期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弊病
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績,但也存在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在集中精力抓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忽視對理論的學習,由此導致我國出現了許多弊病和消極傾向,威脅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一,由于缺乏對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學習研究,客觀上助長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馬克思主義雖然在我國意識形態中占指導地位,但面臨著封建殘余思想、資本主義思想的嚴重挑戰,尤其是西方國家力圖憑借其軍事、經濟、科技手段贏得意識形態領域的競爭優勢詆毀、歪曲、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些機會主義者還試圖以民主社會主義代替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無用論”在社會中四處彌漫。以致國內產生了一些消極、模糊、錯誤的觀念,在對待基本理論的態度上出現了教條式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實用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乃至懷疑、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現象。例如,一些黨員領導干部認為經典馬克思主義已經不適合領導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群眾中客觀上也形成了一種誤解的輿論,認為領導人不重視馬克思主義原著,馬列毛不能再為今天的改革提供現成的答案,因此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
第二,由于缺乏對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學習研究,嚴重影響了干部的思想理論素質。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干部由于多年不讀馬克思主義原著,在思想上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根基,不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極易受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出現貪污腐敗現象;在工作中,一些黨員只把馬克思主義掛在口頭上,不能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明白國際共產主義的歷史和傳統,以致不能分清哪些是教訓,哪些是好的經驗,無法真正體會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真諦。
第三,由于缺乏對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學習研究,存在割裂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現象,使部分黨員不能正確理解我國科學發展觀,阻礙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由于不讀原著,很多黨員干部不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的繼承和發展的關系,甚至將其割裂開來。一些黨員片面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性,認為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只符合革命戰爭年代,現在已經不符合我國發展建設的需要了;更有甚者認為科學發展觀是對鄧小平發展觀的否定,認為全面協調和“五個統籌”就意味著發展經濟已經不是硬道理了,我們現在不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這些都不利于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正確理解。試想,缺少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會變成了“無源之水”,因此很難展現出足夠的生命力,也就很難在人們的思想上得到充分尊重,從而不能推動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的拓展。
三、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必須重視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原著
對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學習研究,可以使全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更好地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和理論體系不動搖。
第一,有利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和靈魂。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可以使廣大黨員干部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全面正確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準確理解經典作家的原意,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摒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從而可以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抵抗西方敵對勢力的“西化”和“分化”圖謀,遏制國內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滋長和一些否定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傾向,更好地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第二,有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這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著眼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而要完成這項重大任務,首先就要求全黨進行馬克思理論的學習,因為一個政黨只有堅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才能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為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而奮斗。馬克思主義原著,特別是最近剛剛出版的兩部文集,包含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為我們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供了根本遵循。通過原著的學習,不僅“有助于深化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重大意義和目標任務的認識,而且有助于我們深入研究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科學內涵、基本特征、實踐經驗和現實途徑,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為推動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供有力的學理支撐和理論支持”。
第三,有利于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更好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
通過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種一脈相承的關系,深化了我們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從而可以更透徹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時,我們還能更加深刻地領會經典作家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并使我們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什么是科學發展、為什么要科學發展、能不能科學發展、怎樣科學發展等重大問題上形成共識,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更自覺對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在我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研究意義重大,正如李長春在兩部文集出版座談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支柱和強大思想武器”,因此在結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同時繼承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緊密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緊密聯系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長期任務,學習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斷推動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參考文獻:
[1]江澤民.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N].人民日報,1997-9-13(2).
[2]李長春.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寧專題文集》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9-12-31(3).
(作者簡介:周楊(1986.6-)女,河北廊坊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