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在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舉辦的“迎國慶菊花展”,像一道誘人的大餐,向人們呈現(xiàn)了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景。
菊花作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被譽為“花中君子”,以淡泊自然、傲雪凌霜而為人們所喜愛。我國欣賞菊花的歷史從周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文人墨客賞菊吟詩詠感懷,寫下了眾多精美的詩篇,繪就了無數(shù)多彩的畫卷。暢游在菊花的海洋中,在賞菊、品菊的意境中讓我對蘇東坡的“菊殘獨有傲霜枝”、杜甫的“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白居易的“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元稹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等詩句中所描寫的意境有了更深的感受,進(jìn)一步感受了詩人賞菊時的情懷和愛菊的情操。
一進(jìn)動物園大門,由各種菊花和明代文學(xué)家文征明的《詠菊》“?菊裳荏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fēng)”的詩句組成的立體菊花景觀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讓人耳目一新。在菊花的映襯和名人詩句的點綴下,高原野生動物園平添了無限魅力和韻味。花展布局合理,造型生動,構(gòu)思巧妙,獨具匠心。一盆盆秋菊在立體的花架上千姿百態(tài),爭奇斗艷,向游人朗誦著各自的童年,整個景區(qū)都彌漫著醉人的芬芳。純純的恬靜擁抱著西寧的秋天,在這蒼天和大野之間,頓覺有一種無我無人的感覺。
在這秋日的陽光下,我徜徉在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的菊花中,映入眼簾的盡是無窮的浪漫和濃濃的詩意。你看白的似雪,紅的似火,粉的似霞,黃的似金,還有紅中帶黃,黃中帶綠。眾多菊花中有的大如碗口,好似姑娘的一頭卷發(fā);有的小似彈珠,好像一簇鮮紅的火苗;有的花瓣寬大、濃密,好像繡球;有的花瓣細(xì)小松散,好像一條條細(xì)細(xì)的絲帶,真是美不勝收,我被菊花的多姿、美艷所折服。秋風(fēng)拂過,菊花紛紛搖曳起柔軟的枝干,就像在歡迎游客的到來。多彩多姿的菊花吸引了勤勞的蜜蜂和美麗的蝴蝶在菊花中翩翩起舞,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畫面。我的腳步不忍挪動,眼睛不忍轉(zhuǎn)動,頻頻按下快門將我喜愛的菊花收入鏡頭,生怕遺漏下一個品種、一處美景。
菊花在百花漸漸凋零的時刻展現(xiàn)出生命的主流。我深愛菊花,愛她經(jīng)歷無數(shù)的磨礪,面對重重風(fēng)霜,依然擁有一顆火熱的心。我愛白色的菊花,因為她白得高雅;我愛紅色的菊花,因為她紅得純粹。我愛菊花,因為年年秋季她都把熾熱的愛綻放枝頭,為即將進(jìn)入休眠前的冬季帶去無限的回味和遐想。
我愛菊花,我愛菊花的品格,更愛不怕嚴(yán)寒盛開在高原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