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規范著中國人的倫理道德,釋、道兩家文化則使人們進入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就在這三家文化交織共存中,產生了中國人特有的思維形式以及對待事物的認識方法。歷代中國畫家的創作思維也深受這三家文化的影響,并以此為導向不斷地推動中國畫的發展及演變,由此而產生了具有濃厚民族風格的中國畫藝術。
一、儒學文化對中國畫發展的影響
儒學是孔子與孟子創立的一門學說。其中《論語》《孟子》《禮記》是儒家的主要學說,它的思想作用于畫家及作品。“如:長沙出土的戰國時期《人物龍鳳帛畫》,是儒家倡導由仁者愛人思想所形成的‘厚葬久喪’的觀念產物。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總結漢以來繪畫的禮教功能時,有‘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發于天然非由述作’的論述”。儒學精神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賦予了畫家和作品道德使命。這種道德觀念在中國社會中具有持久性與廣泛性,中國畫所表現出的道德觀念又與社會的要求相一致,這就給中國繪畫約定了一種觀念化了的價值和意義。繪畫作品都是以勸誡、教化、助人為主要文化功能的。古語說:“人品即畫品,畫品即人品”。這句話不但表現出中國畫家對待繪畫的態度,同時也證實了中國古代畫家深受孔孟學說的影響,進而形成了對繪畫作品的評價標準。
二、佛學文化對中國畫發展的影響
漢時佛學由古印度傳入后,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縱觀佛學在中國的發展史,佛學思想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畫與石雕,云崗、龍門的雕刻,以及大足石刻、麥積山的彩繪,都反映著佛學文化的精神和人們對佛學文化藝術的無限敬仰。
中國佛教發展到了宋代,禪學思想獨領天下。畫家在禪學思想影響下,創作意識更加活躍,作品風格愈顯新奇獨特。以宋代前后時期的畫家石烙、梁楷為例,他們創造出的那種潑辣灑脫的中國畫大寫意風格,正是由于受到了禪學思想的影響而產生的。這種新的表現技法的出現,不但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風格與表現形式,而且給中國畫的發展拓寬了道路。
三、道學文化對中國畫發展的影響
道學,是中國本土產生的一門綜合性的學說?!兑捉洝?、老子《道德經》是構成道家學說及學術思想的主要著作。幾千年來《易經》提出的“一陰一陽”萬有規律,以及其中包括的“五行”學說,對中國各門類的學術發展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道家學說的形成與存在,以及所主張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對中國古代至現代所帶來的啟迪是多方面的,中國畫的發展也不例外。如:《易經》中“陰五行”學說、“八卦學說”所包含的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就對形成中國畫的構圖形式與繪畫技法起到了極大作用。中國畫家們經常談到的所謂“知其白守其黑”,也是出自老子《道德經》的論述。在中國畫的構圖方法中強調的平衡關系,也是受了“陰陽學說”及《易經》理論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畫道無常,意理隨機”,體現出中國哲學思想的“求變”意識。這種“求變”的創新思想,從中國畫技法最初的線描直至進入大寫意這一過程中得以體現。中國古代畫家的這種繪畫藝術思維正是在道家提出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哲學理論指導下形成的。
道家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即是法則。“人”只有不違反“地”的法則,才能得以生存。“地”只有服從“天”的法則,才能得到全載?!疤臁辈贿`反“道”的法則,才能得到全覆。而“道”不違反自然的法則,即可得到其“性”。中國古代畫家在對待中國畫技法及構圖形式的表現時,經常提到“師法自然”這句話。這種表現中國畫的藝術思想,正是受了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的啟示而產生的一種追求繪畫藝術的態度。直到現在,這種“師法自然”的道學思想仍舊影響著當代的中國畫家。
儒、釋、道三家文化在中國畫發展進程中所產生的影響,證實了中國畫的發展與創新一直沒有脫離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可以說,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在,就不可能產生中國畫獨有的藝術理論與藝術風格。儒家思想是針對人的本質,并以此作為平衡社會發展的依據。道學思想以“陰陽”學說為基礎,道學理論以天、地、人為范疇,闡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傊?,儒學思想約束并提高畫家的道德修養,釋、道兩家文化,不但能使畫家脫去一切有礙于畫家求變、創新的世俗意識,而且還能提高畫家對中國畫藝術的認識與理解,達到更為超脫的藝術境界。
參考文獻:
[1]于民.中國審美意識的探討[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2]姜澄清.易經與中國藝術精神[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
[3]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陳見東.中國古代畫論中的辨證思維[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譚麗(1986.11-)女,湖北巴東人,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美術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