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創新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11(B)—0029—01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思想品德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1.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首先要設置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的提問要著重于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能讓學生創造性地回答問題。因此,設計的問題必須有思維的價值。具體說來,一是問題的難易度要適宜,大多數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能夠回答得出來;二是問題要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學生能創造性地回答問題。例如,筆者在上九年級思想品德課中的“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內容時,提了一個問題:“‘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和社會主義新時期具體表現為哪些精神?”不少同學都回答了課文中的答案: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鐵人精神、抗洪精神等等?;卮鹆藛栴}的同學沾沾自喜,似乎覺得問題太簡單了。筆者不滿意這些答案,繼續追問:“除此之外,你們還知道哪些精神?”這時,許多同學沉默了,開始思考問題,但還是回答不出來。筆者想,這是因為他們對所謂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鐵人精神和抗洪精神等理解得不夠深。于是,筆者接著問:“長征中,紅軍是如何戰勝敵人和各種自然困難的?2008年5月份,在我國四川發生了什么?這一事件體現了我國各民族人民的什么精神?”通過筆者的啟發和誘導,同學們開始活躍起來,紛紛回答:依靠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至此,學生打破了原有的單一思維定勢,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思考,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得以培養,并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思想品德課的主動性。
2.鼓勵學生質疑
古人曾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贝蜷_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毫無異問是問號。只有善于發現和指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擺脫傳統觀念和思維定勢,大膽質疑,敢于對書本、對教師、對同學提出不同的意見,敢于向“權威”結論挑戰。在質疑中,當學生得到滿意的答案或者教師的肯定后,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可以誘發他們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欲望。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支持學生的獨特思維
對學生的各種思維,教師都應以欣賞、接納的態度去看待,不應該對學生的千奇百怪的思想表現出驚訝、不可思議的神情,甚至是鄙視、厭煩等情緒,說不定下一個發明創造就來自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學生的“異想天開”可能不著邊際,但它含有創新因素,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如果教師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武斷地加以否定,會挫傷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得到的是鼓勵,他們會不斷地積極開動腦筋。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會得到有效的開發。
4.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的獨創性是創新思維的核心,可以說,沒有思維的獨創性也就沒有思維的創新。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去培養學生的獨創性思維。首先,教師要從自身做起。比如,教師要大膽地對教材進行整合,在教學藝術或策略上要勇于創新,并且經過實踐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其次,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去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并落實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另外,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要輕易否定,要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后再作出評價,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教師要從多方面、多渠道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