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國資委而言,100家遠非終點,重組年的結束將為下一步更深層次的重組掀開新篇章
今年至少有23家央企的名字將會從國務院國資委的央企名單上消失甚至是從歷史上消失,平均五天多減少一家。
世事如棋,在大變革的年代,身處市場經濟浪潮中的企業命運更是如此。
中房集團就在6年時間里經歷了由大起到大落的逆轉。2004年,國資委成立后的第一次央企重組高潮中,中房集團一下子發了家,同時“迎娶”了原屬建設部的中國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中國住房投資建設公司等20多家企業的房地產業務。今年3月,78家央企奉命剝離房地產業務,有央企背景的房地產業務板塊亟待出閣時,中房更是被寄予厚望——作為唯一國字頭的房地產央企,中房自然被定義為牽頭者。
出人意料的是,沒等為別人穿上嫁衣,中房集團自己卻披上了紅蓋頭——8月5日,經國資委證實,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整體并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猶如壓軸節目上演之前的墊場,中房集團以一個頗具戲劇意味的結局,為接下來的央企重組高潮拉開了帷幕: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將有幾十家央企密集登場,參演這出陣容龐大的重組大劇,其中的20多家將會消失,由原來的與人平起平坐變身二級乃至三級子公司,甚至有些將被拆分打散,重新組裝。而劇本的結局早已由國資委寫就——今年年底之前,央企的數量將由現在的123家減少至100家以內。至于哪些企業將會出演哪一角色,企業的意愿之外,還需同時身擔導演重任的國資委統一籌劃??梢钥隙ǖ氖牵瑢τ谀切┫鄬θ跣〉难肫蠖?,接下來這個秋天和冬天,注定不會平靜。
寒蟬鳴殘苦夏,涼風送來爽秋——距離2011年元旦,只有4個月了。
這一百多天的時間,對于普通人而言,與往年并無不同,但對于國務院國資委而言,卻很不尋?!辽儆?3家央企的名字將會從國務院國資委的網站上消失甚至是從歷史上消失,平均五天多減少一家。而在過去的六七年時間里,這一速度平均是每年十余家。
小溪潺潺忽然成為飛流直下,悠閑散步猛地變成拔腿狂奔,節奏的突變帶給國資委的壓力可想而知。在7月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李榮融對面臨重組的企業直言:“你們也得諒解我,我已經夠慢了。”